本报讯 眼下,在吉林省长春市的新农村建设中,村民们喜欢把沼气、秸秆、太阳能挂在嘴边。一些尝到甜头的农民欢喜地说,利用新能源不仅节省了日常开支,还保护了村庄环境。
在长春市合心镇于家村,60多盏太阳能路灯让村民兴奋不已,这些路灯接受一天光照,就能提供6个小时的照明。在农安县合隆镇平安堡屯,村民陈秀梅告诉记者,以前用玉米秸秆做完一顿饭,呛得灰头灰脸的,现在用沼气又快又干净。
在长春周边的一些农村,不仅太阳能、沼气被“委以重任”,就连以前乱扔的秸秆也派上新用途。像秸秆气化、秸秆饲料等,甚至一些地方开始尝试秸秆发电技术。
目前,长春市及周边地区已建成户用沼气池2万多个,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技术得到了试点推广,累计推广太阳灶50万台,建成秸秆气化供气站6座,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品尝到清洁能源带来的甜头。 (宗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