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正视花茶产业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答记者问

张永立 摄

  记者据有关报道,今年高档花茶市场有上升趋势,其原因是?

  王庆:尽管有高档、中档、低档之分,总体上讲,花茶是大众消费品。这两年高档花茶消费量增长较快,第一个原因是经济发展了,人民消费能力和水平提高了;第二个原因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都在上升,花茶也如此。所以,一些传统低档产品的较低的价格导致加工厂包括花农和经销商的利润微小。从自身健康的角度和消费者消费能力的角度来看,需求必然引导花茶成为高档产品。不过,与其他高档品相比,花茶的价格是合理的。

  记者请谈谈消费者应如何认识花茶?

  王庆:因为花茶是用绿茶作原料再加上茉莉花窨制而成的,色泽没有绿茶好,一些消费者担心茶坯是不是陈茶。其实绿茶加工好后,无论是炒青茶还是烘青茶,我们都主张要适当存放一段时间。在加工成花茶的过程中,绿茶可能会有一些营养成分流失,但是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流失的比例不太大。茉莉花是药用植物,它在安神、镇静方面有一定功效。所以我们说一年四季都可喝花茶,对于一些体质弱的人在某些季节喝时令茶会有刺激,但茉莉花茶不会。另外北方地区的水质与南方有差异,用北方的水沏泡茉莉花茶,效果不错。在北方有一句话顺口溜:“夏天喝绿茶,冬天喝红茶,一年四季喝花茶。”

  记者:今年花茶消费和去年持平,产量增加了24%,那么增加的这24%在内销与出口方面有没有新的突破?

  王庆:去年金融危机对中国茶业有没有影响,坦率地说,影响不太大,这说明了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年看,包括茉莉花茶在内,中国茶出口的总量都在增长,这基于几方面原因:第一,新农村建设对茶业有很大促进作用;第二,跟其他包括粮食作物相比,我们茶叶经济效益要好一点,茶叶的经济总量和产量都在增长。那么就消费市场而言,增长的量跑哪里去了?其实我们茶叶在向深加工和衍生品方向发展。大家想一想,我们目前茶饮料消费市场是很大的,去年的茶饮料是5000万吨,其中的一些茶饮料需要茶粉和茶叶作为添加剂。同时,花茶外销市场范围扩大,花茶的出口量和去年基本持平。

  记者:请您分析一下,茉莉花茶在未来发展上还应有哪些借鉴和创新?

  王庆:茉莉花茶从传统角度上讲,是“当家茶”。因为它在市场上所占比例很大,称雄茶叶消费市场时间比较长,所以业界认为它的销售量增长比较平稳。它不是没有亮点,它是太成熟了。这几年可能大家觉得铁观音听到的比较多,其实铁观音用了七八年时间在不断地推广,因为它过去是地域性产品。而花茶消费地域很广,产量大,消费量也很大,所以亮点不鲜明。打个比方,它就像国企,其他的茶是民企,这些民企产生的视觉冲击比较大。多少年前在日本,送礼都送茉莉花茶,不仅如此,我们的茉莉花茶在欧洲市场也是非常好的,因为它充满了中国文化色彩,充满了浓郁香气。再比方,对于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吃猪肉是吃惯了,偶尔吃一下鸡翅很新鲜,但是时间久了还是会回到原来的饮食习惯上。其实是什么品种不重要,它就是个载体,通过某个活动,大家把传统的印象和概念恢复起来,重新引起对花茶的关注就是成功。今年第六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也作了尝试,和中国-东盟博览会进行联动,来拓展横县的茉莉花茶,提高中国的茉莉花茶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另外我们举办一些有关茉莉花茶的活动,还有横县茉莉花茶的专业的展位,向外界宣传横县茉莉花茶的种植、茉莉花茶的加工情况,相信这些活动会使中国茉莉花茶产业发展更好。(《茶周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