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7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锦屏山上茶飘香
——记四川省屏山县锦屏镇集翠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屏
□ 付 仲 长 羽

  王玉屏是四川省屏山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妇女,但她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人:丈夫早逝,她一个人扛起了一个家,并带领锦屏和集翠两个村的村民发展茶叶、水果产业致富,将新农村建设搞得红红火火。因此,她获得了“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第十四届“四川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农家女变身企业家 

  初中毕业后的王玉屏待业在家,其间,她学到了一手制茶的好手艺。1992年她与邻村的一名帅小伙结为了夫妻。他们居住的四川省屏山县锦屏山上盛产茶叶,夫妻俩办起了茶厂。丈夫在外收购、销售,她在家管理、钻研炒茶技术,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甜甜蜜蜜。 

  然而,好景不长,1999年的一天,丈夫突然因病去世,将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婆婆丢给了王玉屏。她痛哭着问前来帮忙料理后事的村民:“我现在该怎么办?今后该怎么办?”但是,没有人能给她一个答案。接着,女儿又摔伤住院,婆婆在医院照顾孙女时又被车撞伤,住进了医院,接连发生的一连串不幸的事情,让她陷入了困境。 

  她将自己关在屋里苦苦思考了一个星期,最终得出了一个答案:人活着就要往前奔。擦掉眼泪,走出悲痛,王玉屏又站了起来。她将茶厂重新注册,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玉屏茶厂”,从此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锦屏山上虽然盛产茶叶,但因粗放式的种植,茶叶的品种较杂,品质也不是很高。2002年,王玉屏带头在自家的200多亩茶园里种上了良种茶,同时配套实施梨、茶套种技术,带动周边村民发展起了5000亩优质茶园。仅此一项,村民们的人均收入每年就增加300元以上。5000亩茶园也被列为了县级科技示范园。在收购鲜茶叶的时候,她对村民们很照顾,往往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因为她知道,只有鲜茶叶能卖个好价钱,村民们才有发展优质茶的动力,她的茶叶品质才有保障。 

  有了优质茶园作支撑,王玉屏的茶厂蓬勃地发展了起来。为和5000亩茶园配套,王玉屏决定再投资260余万元,在锦屏山上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让村民们生产的鲜茶叶不愁销售。目前,茶叶加工厂已经动工修建。 

  成了两村的“当家人”

  长期和茶农们打交道,王玉屏成了村民们的“贴心人”。2005年7月,她当选为集翠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她又被任命为锦屏和集翠两个村的联合党总支书记。 

  为改变山村的传统劳作模式,王玉屏带领两个村的村民以梨、茶间种的方式,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每当春茶吐绿、梨花盛开的季节,锦屏山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促进了休闲式、参与式农家乐的发展。2008年4月初,她带领村民办起了“锦屏山首届梨花节”,迎来了八方游客。她信心十足地说,一定要把乡村旅游发展起来。 

  王玉屏认为自己能成为“四川十大杰出青年”和两个村的负责人,既感到很幸运,又觉得压力很大。她说:“只有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才对得起杰出青年这份殊荣,才对得起党组织和群众对自己的信任。”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