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7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停不下的打拼汉
——记江西省芦溪县社职工徐新梅
□ 傅廷高 陶 园

  第一眼见到他,你绝对想象不到他已是一位身家上千万的县城名人。他的穿着打扮就是一个朴实的农民,黝黑的面颊、略显干练的秃秃的额头透出他憨厚淳朴的性格。他那沉思的神情,坚定的眼神,疾驰的步伐好像预示着他又有了新计划。这就是大家眼中的徐新梅,一位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在供销合作社工作近20年的打拼人。他不善言语,甚至连普通话都讲不好,但待人却真挚、热忱。

  返聘创业 谱写事业新篇章

  徐新梅曾是江西芦溪县社直属的食品公司职工,后被提升为经理。供销合作社改制后,徐新梅带领部分职工开始从事雪花皮的种植和加工,因为经营管理有方,公司发展很快。通过职工集资等方式,徐新梅投资50万成立了芦溪县山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之后投资300余万元建立了当时芦溪县最大的加油站——赣西加油站。2002年他们又筹资近800万元用于芦溪镇中、芦溪二中两所中学教工楼及食堂等项目建设,改善学生学习、用餐环境。此时的徐新梅已是芦溪县的名人了,但他并没有满足现状,2007年更是投资1000余万元成立了山峰大酒店。

  饮水思源 为供销树形象

  事业上的成功,使得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但徐新梅想的和做的更多的是无私回报社会。“饮水思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没有忘记原来的工作单位,更没有忘记当年一起在供销合作社打拼的下岗同事。

  “十几年在供销合作社的工作经验,为我后期的继续打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徐新梅微笑着说。供销合作社改制后,大部分职工身份置换,相当一部分职工失去了工作。原芦溪供销合作社下岗职工吴长青因病去世,妻子体弱多病,儿子吴伟手又残疾,一家人生活很艰难。徐新梅了解情况后,聘请吴伟到山峰大酒店从事安保工作,解决了吴家的生计之难。萍乡市宣风紫溪村特困户女孩沈纯,因家庭原因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徐新梅无偿资助其3年直到萍乡师范毕业,目前在广州工作。有位职工在一次事故中意外身亡,留下了没有工作的妻子和3个年幼的孩子,徐新梅把该职工妻子安排在酒店做卫生员,为了让她更好地照顾孩子,还把她的上班时间做了调整。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迄今为止,徐新梅聘请困难职工20余人,下岗职工200余人,为构建芦溪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重要力量。

  当选村长 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商而优则仕”,身为高楼村村民的徐新梅,虽在供销合作社工作,但一直惦记着村里的发展,每到村里搞项目、搞投资,徐新梅总是第一个捐款捐物。因人缘好、能力强,致富过后的他也没有任何架子,工作繁忙的同时不忘照顾本村村民,在村中威望极高。2008年高楼村换届选举,徐新梅众望所归以89%的票数被推选为高楼村村委会主任,他把在商海里多年摸爬滚打的先进理念带到了村里。

  走进高楼村村口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正在兴建的村委会办公大楼。据徐新梅介绍,此楼占地面积400平米,一楼是标准化的村卫生所和便民日用百货超市,面积各占一半,二楼是村民阅览和娱乐室,三楼是办公室,四楼是接待和会议室。这是徐新梅上任后办的第一件实事。

  “要想富,先修路”。高楼村的大龙口组到村上一直没有路,修路事宜都被历任主任提上了议事日程,但都因修路占地补偿问题无法解决而被搁置了。这一拖就是几年。“我这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认识徐新梅的人都知道他有这股子韧劲。一上马,徐新梅就把修路问题列为第一项工作任务,召开村民会议,把握好舆论导向后,对“补偿户”晓之于理,动之于情,对“钉子户”软磨加硬泡,在补偿问题上尽量考虑让村民不吃亏。就这样历经2个多月,从大隆口村通往高楼村委的大路终于动工。村里人对这位刚上任的老乡举起了大拇指。原本高楼村通往国道的羊肠小道也大大拓宽了。交通畅通后,徐新梅对高楼村各片山林和大水库进行了多次勘察,旅游开发是他后期发展方向。

  谈到村子今后的发展,徐新梅显得胸有成竹,芦溪县供销合作社山峰贸易公司正准备与高楼村合作兴建山峰农产品交易中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