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观看百年难遇的日全食奇观,7月下旬我去了梦寐以求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是佛国圣地的最高境界,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和乌托邦的代名词。“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带着激动之情和深深的敬意,我在太阳西降的傍晚步入了香格里拉的建塘古城。古城里随处可见“酥油茶”的小旗,小旗后是古色古香的酥油茶馆,倒验证了藏家人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到了藏区不喝酥油茶,就枉到香格里拉了。走进路旁一家叫“芒卡”的酥油茶店,茶店的布置让我的感叹油然而生:一进店中,只见庭子里栽满绿树兰草,一只披着哈达的藏羚羊标本正含着笑欢迎进来的客人。外墙上挂着整只腌制好的猪,内墙上挂着精美的唐卡,桌子上锃亮的酥油茶筒泛着油光。酥油茶有咸和甜两种,我点了一壶咸的酥油茶和一份荞麦饼,挑了张临窗的桌子坐下。
冒着热气的酥油茶一倒进大碗里,香味就扑鼻而来。大大地喝一口,滑润的酥油茶入口入嗓入心,那种醇厚的浓香一下就把人包围住了。吃一块饼,喝一口茶,目光从敞开的窗户看出去:古城里弥漫着祥和安宁的气氛,布满了马蹄印的青石路面光亮整洁、两旁清一色的藏式建筑铺面鳞次栉比、穿着藏装或纳西服装的妇女和少女们在安然在铺面里纺纱织布、来来往往的说各种语言的中外客人在街道间边走边看边感叹、铺面里有名的藏家卡瓦刀闪闪发光、丰富多彩的藏家银饰店里老人们含笑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路上人来人往、拂尘一样的牦牛毛尾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造型古朴自然的尼西古陶器泛着油光、随意邂逅的一张面孔都带着安然和微笑、写着藏文和英文的铺面标牌、古城后面巨大的金黄色转经筒不紧不慢转动着似乎发出“嗡嘛呢呗咪吽”的诵经声……时光在这里仿佛停止了流动。一边喝茶,一边咀嚼那些街上的店铺名:扎溪卡客栈、马帮小吃、香巴拉餐吧、火柴天堂、天路居、嗦呀拉咖啡、莫拉酒吧、哈巴雪山特产、色格拉户外天地行……人不知不觉就陶醉了。
喝着一碗碗的酥油茶,人的精气神一下就回来了,途中的疲惫与劳累似乎都消失殆尽了。这也难怪,富含热量的酥油和茶配制在一起,醇香可口,营养丰富,是补充体力的上好佳饮。看着碗中的乳白色的酥油茶,闻着浓浓的酥油茶的香气,回味着酥油茶浓而不腻的味道,我啧啧称奇。店里的藏族姑娘卓嘎指着水烟筒一样的器具告诉我,那就是打制酥油茶的专门工具了。把热茶水倒入筒中,再倒入盐巴和酥油,还有的要放枣子、核桃仁、杏仁等,在不停地用专门的长柄活塞搅拌抽打,直到茶油相融,浑然一体时,倒进壶中加热,就制成了奶味和茶香交融的酥油茶了。听到卓嘎的介绍,我感到酥油茶的味道更香了!一边喝酥油茶,一边透过窗子看风景,店里忽然响起了淡淡的音乐声,是那首有名的《香巴拉并不遥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它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啊/香巴拉并不遥远/它就是我们我们的家乡……”
是啊,香巴拉并不遥远,我正置身于世外桃源一样的香格里拉建塘古城,我正怡然自得地品饮着美味的酥油茶,在酥油茶的耐人回味的香气里,我久久地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