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8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茶人成了新闻发言人说起

□ 韩星海

  “2009年6月,首届中国企业100位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发言人揭晓。其中,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公司总经理孙丹威榜上有名,这也是我国茶叶界的唯一入选者……”我在无意中从《新传媒》杂志上看到这个消息,作为一名茶文化工作者,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也联想到很多。应该说,孙丹威被评为最具有影响力的新闻发言人,为我国茶业事业的发展带了个好头。

  有些茶商经常问我:“你说茶文化重要,到底能值几个钱?”正因为这样的经营者带着这样的怀疑和对文化的不认同,进入茶行业盲目“淘金”,短时间内又难以赚得大钱,就想走歪门邪道,弄虚作假。有的打着投资振兴一方茶业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圈茶园、骗茶农、收茶厂,实际上为自己捞钱才是目的,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

  在陕西,每年春季有经贸洽谈会,秋季有杨凌农高会,在此期间,还要举办好多展会。商贾如云,纷至沓来。我曾多次建议陕南产茶区县政府组织起当地茶企上会参展,扩大影响。即使政府“埋单”了,再三动员企业参展,来展者总是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展位上摆几盒样品茶,采取的是姜太公钓鱼的办法——愿者上钩。再问茶叶产销情况,既无专业术语,又无经验总结,对茶文化更是一问三不知,这样的企业和企业“代言人”能够吸引消费者吗?

  若要与孙丹威和吴裕泰做对比,我看相差十万八千里。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问计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都确定了新闻发言人这一制度。对于茶企而言,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契机。

  没有文化意识,何谈企业文化建设,更不用说新闻发言人和公众形象了。“文化”者,一个团体因其成员多年相处而形成的共同的审美观、价值观是也。不过在一个企业中,文化的形成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形式主义与实际工作需要之分。假若在一个企业中,法人代表或老板根本没有文化,也没有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我想这个企业肯定是短命的。而孙丹威和吴裕泰是有意识地学习茶文化、研究茶经济,把商道与茶道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和完备吴裕泰茶业中的文化要素,让企业的核心竞争作用力极大增强,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现象,并作为企业精神的支撑点……

  打开电视,翻开报刊,有重量级的和创意内涵的茶叶广告有多少?在多数茶企业做不起大广告的今天,我看,像孙丹威这样,由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的形象代言和新闻发言人不失为一条途径。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巧妙宣传推介。但愿茶界涌现出更多的像孙丹威这样具有影响力的茶企新闻发言人,这是我们茶文化事业发展中的进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