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8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腾飞田野天地宽
——记湖南攸县腾飞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湖南攸县腾飞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由攸县供销合作社牵头控股成立,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及相关的农技信息咨询服务。现有社员118名,专业技术人员3名,自主经营土地流转面积2600亩,范围遍及13个自然村1080户农户。2008年,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560万元,创利46万元,帮助农民创收500余万元。

  根系于农  腾飞田野

  腾飞专业合作社的主要股东社员,都是返乡农民工和在外经商多年有一定财富的农民。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速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的政策,使他们纷纷回到家乡寻找发展农业产业的契机。水稻种植大户陈永贵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产生了建立合作社的想法,在供销合作社的牵头下,陈永贵将自己种植的800亩土地,价值10万元的农机设备及20万元资金入社参股,供销合作社以35万元农业生产资料入股,同时发动其他返乡农民工和农民,成立了注册资金100万元的腾飞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本着入股自愿、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均分的原则,以“合作社+基地+社员+农户”的模式,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供种、供肥、供药,统一机械耕作、收割,统一产品归口管理,统一计工待遇。措施实施后入股社员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

  规模经营  科技受益

  合作社要发展壮大,产生1+1大于2的效应,就必须摆脱小打小闹,劳动密集型的耕作方法,要向科学管理、利用科学技术方向转变。针对合作社成立之前,水稻品种多、乱、杂,种植面积零散,优质稻种植面积不集中,水利设施差,分水调节功能不科学的现状,合作社召开了社员大会,统一社员认识。合作社强调,成立专业合作社不是相互间普通劳力的协作合作,而是人、财、物全面科学协调、整合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合作。而在具体策略上则实行“八化”,即种植面积规模化、品种布局区域化、生产管理标准化、稻谷加工产业化、产品注册品牌化、稻米品种系列化、成品包装精品化、销售网络立体化。从“八化”入手,全面向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绿色农业、效益农业迈进。为了使全社的人、财、物得到全面、合理、科学的使用,全社实行统一机械化耕作、收割,除了节省开支外,还可以利用其机械化优势,帮助周围农户收割、耕作,实现创收。此外,通过整合,对全社的土地采取就近区域划片、责任到人、费用包干、节约归己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核心示范  惠及众农

  合作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仅给社员带来收益的增长,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发展成果也在惠及着更多的农户。

  为了形成连片规模种植的优势,合作社分片包干,利用村组力量和亲戚朋友关系,与在外务工的乡亲洽谈土地流转协议。截至目前,13个自然村共计签订200多亩抛荒土地,不仅解决了连片规模种植的插花田问题,也解决了外出务工家庭的土地抛荒问题。种植散户陈冬贵就是其中的受益者。由于儿女长期外出务工,自家的6亩田常年无偿让别人耕作,不好耕作的田就撂荒,合作社承包他家的水田后,还安排他在合作社放水赚工资,年收入达5000多元。

  合作社还利用其技术优势,向社员及农民传授科学种田技术,提高他们的素质。种植散户陈桂先文化水平低,以前种植的水稻经常因为种子、施肥、用药等问题造成收割产量低,甚至失收。今年,合作社负责提供种子,派农技人员专门上门服务、传授技术,早稻长势喜人。同时合作社在集中力量种植自营地2600亩水稻的同时,通过介绍、宣传、示范,带动13个自然村的农民统一品种、供肥、用合同的形式把13个自然村的近万亩水稻全部种植湘早籼13号。合作社对困难的农户甚至垫付种子、农药、化肥,每亩以低于市场耕作价20元的价格服务众农,待收割后以粮作价偿付,这一系列的举动,为合作社下一步打造企业品牌,形成生产加工产业化,抢占市场,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谭海华)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