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四川省北川县石椅村在5·12大地震前曾是绵阳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主导产业主要是枇杷、李子、猕猴桃等水果产业,种植面积1300多亩。为了发挥该村的资源优势,更大程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在绵阳市供销合作社下派干部(市委组织部“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倡议和积极协助下,于2008年5月注册了有30户社员、资本金1500元的北川县石椅水果专业合作社。就在该专业合作社即将挂牌正式运作之际,遭遇了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这场灾难不但给全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使该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理事长在地震中遇难)。在灾后的一年来时间里,全村全力以赴抗灾自救、重建家园。
一年后,当该村抗震救灾、农房重建基本完成、村民生产生活基本稳定后,恢复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成了当务之急。如何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引领功能,带领果农一道搞生产闯市场成为众人翘首以盼的事情,不少果农积极要求加入进来。针对这一情况,7月31日,石椅水果专业合作社组织召开了第二次成员大会,通报了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民主选举了新理事长,新吸收了19户果农入社,使专业合作社成员达到了49户,超过了全村总户数的一半;入社水果面积约1000亩,占全村水果总面积的70%,销售收入均过百万元。从而使该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得以完善,运作更趋规范化。
会上,前来参会的绵阳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马铁兵代表市供销合作社、市专合办向水果专业合作社捐赠了从机关办公经费中挤出来的1万元现金作为业务启动金,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地震重灾区北川县石椅村恢复发展农村经济的实际支持,更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引领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责任,还是对市供销合作社下派干部工作的具体支持;不仅现在要支持,就是下派干部回去了,市供销合作社、市专合办仍义不容辞地将对该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创新、规范运行,以及项目申报、争取政策、培育品牌、拓展销售等方面长期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并要求该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本合作社章程,走“农超对接”之路,努力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把专业合作社办得兴旺红火,让所有入社成员得到更多实惠。在此次成员大会召开前夕,履行组织指导管理该县农村专合经济组织职能的北川县社,在克服自身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资助2000元现金帮助该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羌山绿宝”水果商标,为其统一品牌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