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8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门禁要如何避免形同虚设


  提起门禁,大家都不陌生。门禁概念很早就出现在了我们生活中,门和锁就是原始的门禁。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门禁概念也从简单的门和锁发展得更加全面,目前常见的门禁系统有 : 密码门禁系统 , 非接触 IC 卡 ( 感应式 IC 卡 ) 门禁系统 , 指纹虹膜掌型生物识别门禁系统等。现在在北京,新的小区应用的多是IC卡门禁系统 ,密码门禁系统由于其自身的安全漏洞已经逐渐退出了市场,而指纹虹膜掌型生物识别门禁系统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别要求,在短时间内不能在普通住宅得到普及。可即使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进,IC 卡门禁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还是有很大安全隐患。

  隐患一:卡的设计有漏洞。王小姐前两天回家忘了带门禁卡,在等家人帮她开门的时候,她抱着好玩的态度用自己单位的门禁卡刷了一下小区的门禁,门竟然开了。还有扬州的一位先生竟然用医保卡刷开了门。类似这种情况应该不在少数,使用门禁卡的居民很多都碰到过,开门时拿的明明不是门禁卡,可是同样可以把门刷开。

  隐患二:无法避免外来人员尾随进入。现在很多小区都非常大,住户也很多,再加上访客,人流量非常大,要尾随住户进入楼内非常容易。比如,如果前面的业主刷了卡,完全可以在他没有关上门的时候假装居民跟着他一起进入,反正大家都不认识,如果有住户进入后没有随手把门关上,就更加方便了别有用心的人。

  隐患三:管理不完善。在一些小区,保安卡的设置似乎就是为了给人开门,看着大爷大妈、推婴儿车的、手上提着菜篮子的,保安一般都会主动帮助开门。遇到陌生人进小区,保安也一般不会问,大多只是让来客做一下简单的登记,也不会核实登记内容的真实性。而且很多小区现在也会设计人车合用的入口,走车行道也能顺利进入小区,很少有人盘问。

  门禁系统是为了保证住户的安全,可看到这些隐患,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在很多地方的门禁都仅仅是摆设。记者在北京西四环某小区随机问了一下住户,10位中有8位认为小区的门禁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安全。由此可见,要让门禁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在技术和管理上都精益求精,这样才能给住户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技术上建立安全标准

  在技术方面,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应对部分IC卡出现严重安全漏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开展对IC卡使用情况的调查及应对工作。据专业人士介绍,目前国内80%的门禁产品均是采用原始IC卡的ID号或ID卡的ID号去做门禁卡,根本没有去进行加密认证或开发专用的密钥,非法破解的人士只需采用的最简单的技术手段就可以完成破解过程,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也只是简单提出很模糊的要求。要解决这个漏洞就需要完善中国自主知识安全标准,用自主的国家认可密钥体系去规范整个安防门禁系统市场。而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非常严重,就是即使不去专门破解,很多卡本身就可以通用,这要求IC卡企业在设计上增加安全等级。

  业主加强自身安全意识

  门禁的设立是为了保证住户的安全,而要实现安全,业主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别让不法之徒钻了空子。首先就是进入时一定要随手关门,如果有人说自己忘了带卡或者是来拜访朋友,希望你帮他开门,一定不要随便答应,可以让他跟保安联系,由保安协调解决;还有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卡随便借给别人,因为这不仅关系自家的安全,还关系着全小区或者整栋楼的住户安全;另外,门禁卡一定要好好保管,如果丢掉了一定要及时跟物业联系,做好登记。

  物业完善管理

  既然门禁系统本身在设计上有一定的先天漏洞,人防就非常重要。首先保安对任何外来人员必须做严格的登记,最好能先跟住户取得联系,得到核实后才允许进入。而且保安最好是没有给他人开门的权利,来人必须通过跟住户直接联系,由住户放行。而针对“通过车库可以直接通往楼上”的问题,物业公司应该同时在地下停车场的电梯厅也设置门禁,没有卡的话,从地下室也进不了电梯厅。还有就是门禁卡的管理工作,据了解,现在门禁卡多是以5元-20元一张的价格卖给住户,而且只要住户来买,物业一般都不会拒绝,这样很多家庭其实都会有多出的门禁卡,某些程度上也造成了一定的隐患。

  总之,门禁安全关系着小区所有住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各方必需加强管理,做好配合,才能让门禁不会形同虚设。  (张 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