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贵州省遵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就在遵义市中心,这里车水马龙,门庭若市,高14层(地上高度)的供销大厦虽然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但它始终是遵义市的标志性建筑,如今看上去也并不落伍,与周边环境很协调。
大厦是在供销合作社原址上修建的,大厦建好后,吸引了周边10多个县市的采购员到此组织货物,进行交易,将这里作为商贸中心。这让我看到了供销合作社有了新的希望。而在建这座大厦的时候其实并不容易。
当时国家正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个体经营商户开始大量涌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断走入寻常百姓家,市场竞争开始显现。供销合作社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而出现了短暂的亏损。
为了打开这种局面,1983年7月,县里派我到供销合作社主持相关工作。经过走访、调研,我发现,职工的办公场所较分散,又很简陋,有的办公室还是租用的,每年的租金对当时的供销合作社来说都是一笔较大的支出,不利于以后的长远发展。职工们也很期待办公条件的改善。
接下来,我们开始筹划如何修建大楼。最初我们计划建造7层办公楼,方案一出就被否定了。在总工程师的提醒下,我们又对原来的方案进行了改进。由于这里地处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用发展的眼光看,如果搞个7层楼很快就会被周围的大楼所淹没,几年后又要重建。当时我就定了个调,要建就建一座20年不落伍的大厦。
经过两年时间的前期准备,1987年1月,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大厦正式破土动工。工程进展得很顺利,在职工们日日夜夜的期盼中,大厦开始封顶,进入了施工后期。而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给大家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工程后期要对大厦外立面装修,而装修所使用何种颜色的瓷砖让工程师拿不定主意,希望我能为这件事出个主意。后来,经过对瓷砖的色彩进行反复对比,仔细斟酌后,选择用乳白色瓷砖。
由于当时本地没有这种瓷砖,我又四处打听才晓得,广东佛山的瓷砖既便宜,质量又好,就连夜去了那里。让我十分惊喜的是,当时其它颜色的瓷砖都要卖2、3元钱一块,而乳白色的瓷砖仅9分钱,当时一听到如此低的价格都忘了跟人家砍价。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瓷砖我感到不虚此行,心里想着这下又能节省很多装修费了。
20年多了,大厦正面一块瓷砖都没掉下过,两层的地下室,至今也未曾渗水。每当提起这座大厦,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1989年10月大厦全面竣工,随后还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庆典活动。一座地标性建筑——供销大厦矗立于城市的中心。大楼建好后,来往于此的人们更多了,周边十多个县市的采购员将这里作为商贸中心,组织货源开展交易。分散办公的职工们都集中到一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经营业绩不断提高,供销合作事业又开始红火起来。
而后,供销合作社又购置了土地,建起供销合作社职工小区,解决了不少职工家庭长期分居的状况。这一来,更增加了职工们对这份事业的自豪感。
正是这次转折,使供销合作社的形象逐渐在人们心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对供销合作社的错误观念。从一个大家不喜欢到人们对供销合作事业的崇敬,这种转化让我感受到了供销合作社又将迎来新的、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