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海田贸易有限公司是1994年经原国家外经贸部批准,宁波市供销合作社出资45%控股组建的综合性外贸企业。公司本着“以扩大规模为主题、以优化结构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规范管理为保证”的经营方针,外拓市场,内抓管理,近几年企业发展快速,效益良好。目前,公司已拥有年进出口额8.3亿美元以上的外贸经营实力,并分别获评全国500强外贸企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百强企业、浙江省20大出口企业、宁波市10大进出口企业。公司主营包括粮油食品、土畜产品、纺织服装、轻工工艺品、机电设备、五金矿产品、化工医保产品、船舶等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和技术进出口业务,接受委托代理进出口业务,承接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三来一补”及转口贸易等业务。公司业务遍及世界各地,现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客户有着稳定的贸易关系(如三菱、三井、伊藤忠、丸红、新日铁、沃尔玛、国际合作联盟等),且拥有较高的银行资信和实力。
公司总经理王海生自担任宁波海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以来,带领全体员工面对机遇和挑战,发展外贸经济,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可喜的成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并得到了顾客和全社会的支持。他提出“以扩大规模为主题、以优化结构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规范管理为保证”的经营指导方针,使企业近几年得以规范化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制度健全 管理到位
公司先后制定了外贸结算制度、样品登记管理制度、申报核销单制度、盖章制度、参展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仓储加工贸易制度等等,逐步完善到现在的五大制度为主线的运转方式。经济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财务管理规则、人事管理制度、进出口业务管理规则、ERP操作规范。各项制度在出台前均经过了认真磋商、意见征求,分析在实施中可能存在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后实施。一经实施,无论哪人、哪部门严格遵守执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准,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从1999年引进了财务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目前已覆盖到公司的财务部、业务部、单证部、办公室、总经理室。实行了业务数据与财务系统一体化,实行网上分级审批,完成了从手工操作到电子化的过渡。
经营、激励机制要创新
王海生说:“要在众多的外贸企业竞争中胜利,必须在经营机制和激励机制中大胆创新。” 公司实行以部门为单位,定创汇基数,超基数奖励到逐步完善以业务员为单位扣除费用、见利分成的办法,每一次调整都激励了员工的创汇创利的积极性,降低了费用,提高了盈利的水平。
2002年12月,改制后的宁波海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实行了海田集团、经营者和企业内部员工持股,推行业务员为中心的股份制,实行期权分配,风险抵押经营。实施了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并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引进人才、培训人才,创造一个人尽其材、物尽其用,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使人才喜欢海田、走进海田、留在海田,与海田共发展。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人才、动员一切力量开发人力资源。登报招聘、网络招聘、客户介绍、员工引荐、朋友牵线,利用各种方式、场合,宣传海田,了解海田,走进海田。历年来共引进外贸业务员近40名,招聘大中专学生100多名。同时,对业务员进行各类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培训,聘请专家授课,选相关人员去国内外学习、开会、考察、参展等形式,以更新员工的知识及提高员工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升人才,每年经考核、推荐、自荐,从管理人员、业务助手中选拔业务员,给予他们一定的压力和动力,使懂外贸业务、精世贸规则、会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