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8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紧握芭田的手,我们会走得更远
——访辽宁省东港市为民农资经销处经理徐向东
□ 本报记者 汪 洋

  “我的店名就有‘为民’二字,既然选择了做农资经营,就该永远对得起这块牌子,一心一意为农民兄弟服务,农民想什么,需要什么,我就想什么,提供什么。”辽宁省东港市为民农资经销处经理徐向东说这番话时语气十分坚定。

  芭田的肥料是否真的如同行们说的那样棒?这令务实的徐向东有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了眼见为实,他干脆自己掏钱买了点芭田肥,利用当地的蔬菜保护地做起了验证实验。几个星期过去了,蔬菜的良好长势证实了芭田产品的可靠性,这令爱“较真”的徐向东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他说:“先前的资料收集是一种细致谨慎,中间的计划制定是有根有据,最后的合作自然是顺理成章。”

  谈起芭田的企业品牌文化,徐向东打心眼里感到一种深深的佩服。他告诉记者,芭田的品牌文化部不仅仅局限在产品的包装、宣传上,更切实地体现在平时的服务、销售和推广工作中。他向记者介绍,2006年秋天他开始真正接触芭田产品,3年时间转瞬即逝,销售业绩从当初的200多吨逐步攀升到去年的1000多吨,这就说明了芭田产品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仍十分巨大。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与芭田的紧密合作中,徐向东的农资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随着经营业绩的不断提升,徐向东给自己的销售目标也更加苛刻,“有时候不断突破自己也是一件很有挑战和趣味的事。”徐向东乐呵呵地说:“芭田每年给我定的销售任务都在增加,我一点不抱怨,反而更加高兴,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市场的潜能是无限的,产品是死的,卖东西的方法却是活的。”当记者一再希望徐向东向芭田公司就平时的工作情况和服务态度提些切实的建议和想法时,他有两个希望,一方面希望芭田公司能建立更完善的市场布控情况,这样既保证了经销商的销售市场,又促进了企业产品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希望芭田产品的价位能降低一点,从而培养更多的销售受众,促进产品销售工作的稳中有进。

  农民朋友对芭田肥的追捧,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可否认,受经济危机大环境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的农产品价格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农民朋友在选择肥料上显得更为慎重。今年低迷的肥料市场令众多农资经销商感到茫然和低落,但徐向东却坚定地告诉记者:“今年我争取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有所提升,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谁同行,我相信,紧握芭田的手,我们会走得更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