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8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湖南湘阴茶

□ 张小雷

  在湖南省湘阴县和汨罗县,当地人会热情地招呼你:“进来吃杯茶吧!”把喝茶说成“吃茶”,你或许会惊讶主人的用词。然而,在当地人看来,确实是“吃茶”。当地用来待客的姜盐豆子芝麻茶(亦称“姜盐豆子茶”),茶中有姜、盐、豆子(或花生)、芝麻等多种物什,捧杯一饮,口中软硬兼有,满嘴生香,非张口大嚼不能下咽,可见“吃”字用到此处之贴切。

  姜盐豆子茶,在当地流传下来,据说已有千年。相传南宋年间,名将岳飞被朝廷授为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奉旨带兵马南下,准备镇压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兵马行至汨罗营田镇时,因军中兵士多为中原人,在南方水土不服,很多人出现腹泻、呕吐和乏力症状。岳飞见此心中担忧,他熟读医书,便吩咐军士用带盐的黄豆姜汁汤当茶喝,不出数日,患病者全都恢复。当地百姓见此,纷纷模仿岳飞此举,时间日久,遂成为当地茶饮。因此被称为“岳飞茶”,此外,又称“湘阴茶”或“六合茶”。

  在湘汨二县,去任何一户人家做客,姜盐豆子茶是少不了要喝上一杯的。因此,每户人家都有烧开水的瓦罐,炒黄豆、芝麻的铁皮小铲和研磨老姜的姜钵。瓦罐高约25厘米,肚大,腰细,嘴尖,因此装水量大,也便于往杯中倒茶。黄豆和芝麻,许多人家都是自己在锅中炒出,用铁皮小铲在锅中不停地翻动它们,待到一股浓香氤氲满屋,芝麻与黄豆面呈金黄色泽且略带枯纹时,便可将它们倒入器皿,俟其冷却,可以用来烹茶。研磨老姜的姜钵,也是用瓦制成,形如倒放的斗笠,高仅约4厘米,钵内纹路众多,与老姜摩擦时,可蹭下大量姜末。姜盐豆子茶的泡制方法其实简单。在罐中撒下一把老茶叶,随后加入少量食盐,盐不宜多,能于茶汤之中吃出盐味就可。再以沸腾滚烫的开水倒入,盐分随即溶解在水中。这几步完成后,便可拾老姜,于姜钵中研磨,待姜研磨好,罐中的茶叶已完全被泡开,将茶水少量倒入姜钵,再将姜钵中的茶水返倒罐中,如此反复几次,则姜钵中的姜末已完全混入茶水。随后,便可将茶分杯倒出。主人在各杯内依次撒入芝麻和黄豆。姜盐豆子茶流传至今,黄豆已不是唯一放入茶中的豆品,几乎所有豆类都可炒熟放入。

  待到茶水喝完,有如一道丰盛的“芝麻豆子宴”,吃这道茶最需要“技术”的就是这个环节——如何把沉积在杯底的豆子芝麻等物吃干净而不失体统。有人在水未尽之际轻轻晃动茶碗,碗底的豆子就会升起,赶紧一仰脖子倒进口里;有人不急不慢,等水喝没了,用手指拍拍碗边,碗底物便冲碗边滑,这样边拍边吃同样干净利落。

  一杯浓香的姜盐豆子茶,代表着当地人的热情。而对于远在异乡的游子来说,它更代表着浓浓的乡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