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9年,一向坚挺的钾肥价格也终于顶不住压力出现了大幅下滑,进口95%的氯化钾价格一度从4500多元/吨下跌到了2800元/吨,甚至在5月份之前出现了国产氯化钾从2700-3500元/吨的大幅报价空间,足以说明氯化钾的有价无市,对国内的钾肥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过自进入5月份以后,钾肥行业价格趋于稳定,行业步入平稳运行阶段,为国内钾肥生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钾肥行业的平稳运行为钾肥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今年上半年,钾肥价格的快速下跌的直接后果就是经销商的拿货积极性严重受挫,阻碍了钾肥生产企业的市场布局。而进入5月份以后,钾肥的价格逐渐稳定下来,60%氯化钾2900—3100元/吨的价位已是比较合理和理性的,已逐步得到市场的接受和认可。
尤其是印度钾肥招标价格的确定,更是证明了这一判断,印度的进口钾肥招标价为460美元/吨,换算为人民币是3100-3200元/吨,与国内价格基本持平。因此,新一届钾盐行业分会据此判断中国钾肥行业已步入平稳运行阶段。目前,这一判断得到了行业的认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经销商拿货积极性的提升,就为国内钾肥生产企业进行市场布局提供了支撑。
今年5月份颁布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政策上为国内钾肥行业提振了信心。钾盐行业分会会长李刚表示,在该规划中,我国对产能过剩的氮肥和磷肥都提出了要进行产能的调整,只有对钾肥行业是纯粹的鼓励,提出到2011年钾肥产量达到400万吨(折纯)的目标,而现在国产钾肥的产能只有300万吨左右,为国内钾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进口钾肥谈判的延迟为国内钾肥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我国钾肥的缺口比较大,作为行业发展正常年份的2007年缺口达到了70%,所以国产钾肥受进口钾肥的影响非常大,不仅在价格方面要跟随进口钾肥价格,还会受到进口钾肥数量的冲击。业内专家就曾指出,钾肥进口谈判暂缓,为国内钾肥生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为国内钾肥生产企业扩大产能及进行市场布局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毕竟国际钾肥供应商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如果我们急于进行进口钾肥谈判,出现的一种可能是以低于印度进口钾肥更低的水平与我国签订少量进口合同,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还扰乱国内钾肥市场,将给国内钾肥生产企业带来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以和印度进口钾肥相当的价格签约,但是印度的签约价格并不代表以后的最低价格,而我国国内钾肥的库存量还在安全水平,谈判的延迟利于掌握谈判价格的主动权。
所以说,从技术层面上看我国需要暂缓谈判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利于国内钾肥市场的稳定,在市场运行中则可以为国内钾肥生产提供一个扩产能、扩市场的历史机遇。而且我们也看到国内钾肥生产企业正在利用这个机遇积极进行市场布局,比如国投新疆罗布泊钾肥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仓储基地的建设,为企业不断扩大的产能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营销网络。
国家对钾肥产地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解决了钾肥企业扩产能的后顾之忧。我国的钾肥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等非常偏远的地区,交通一直是困扰这些地方货物外运的最大制约因素,但是5月25日开建的新疆哈密至罗布泊铁路将在两年内解决罗布泊地区的钾盐外运的交通难题,因为兴建通往罗布泊的铁路主要是因为当地富含世界上稀缺的钾盐资源,解决了罗布泊钾肥2014年建成的二期年产300万吨钾肥项目的后顾之忧。
基于目前国内钾肥行业的诸多利好消息,江南证券非常乐观地看待钾肥行业的后市:近期印度与俄罗斯钾肥生产商签订了460美元/吨的到岸价格,该价格将成为国际钾肥价格的底线,由于钾肥垄断格局的存在以及各大钾肥供应商限产报价的举措,未来国际钾肥价格很难突破这一底线。目前我国的钾肥价格已经低于460美元/吨,相较于国际钾肥价格而言跌幅较大,此次印度钾肥合同的签订,有可能推动国内钾肥价格上升从而与国际钾肥价格持平。由此我们认为目前国内的钾肥价格已经处于低位,未来下跌的空间很小,由于短期内我国钾肥仍然无法满足自给,长期看我国钾肥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我国钾肥的供不应求,为国内现有的钾肥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推动其不断扩张和发展的动力,钾肥公司在未来几年内将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当前也是投资钾肥公司的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