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8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农民的贴心人
——记重庆金牧规模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黎远伦
□ 本报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 实习生 隆 敏

  来到重庆市巫山县金牧规模养殖专业合作社,就被门口醒目的专业合作社标牌和供销合作社标识所吸引。这个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区域居然和机关一样,还设立了不少的科室,在整洁明亮的工作环境下,大家更是充满了工作的热情。    

  金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名叫黎远伦,除了是合作社理事长之外,他还是巫山县新牧草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市农委农业信息服务专家团成员、巫山县民营企业发展顾问、巫山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巫山县科技特派员。

  今年39岁的黎远伦15年如一日,一直在畜牧业生产第一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他非常了解农村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因为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黎远伦很快发现农村养殖户多以户养和小规模养殖为主,在养殖能力、防病治病、抵御市场风险、饲养效益、助农增收等方面,都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于是,他便开始筹划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养殖。

  有了规模,紧接着规范生产自然成了黎远伦工作的新内容。合作社对养殖农户重点开展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组织原料、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支持、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服务。

  黎远伦在注重规模、规范发展的基础上,还把科技研发与科普示范,争创一流技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参加工作15年来,他一直非常重视新技术的研究、引进、推广。先后主持、参与“三峡库区(巫山县)草地畜牧业产业化综合技术开发”、“山羊高床舍饲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优质牧草玉米草的引种试验与示范推广”、“规模牛场草畜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推广”等近20项省、部、县级重大科技攻关与技术推广项目。

  为给养殖户提供一流的技术服务,黎远伦除自己认真研究学习养殖技术外,还积极邀请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研究员、博士等相关专家作为合作社的技术顾问,常年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技术培训。结合项目研究与示范推广,他重点指导建设了龙井乡至福田镇“生态养殖科技示范百里长廊”。目前,长廊内牲畜养殖的数量显著增加,养殖大户数量达到850户,山羊出栏达到3万只以上,肉牛出栏达到1000头以上,生猪出栏达到6万头以上,初步具备了产业化基地形象,对全县规模养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劳动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据统计,合作社近3年已实现产值9180万元,创利税1650万元。通过加强技术指导服务,重点养殖示范场畜禽死亡率平均下降12%,减少死亡8500头(只)以上,间接增收210万元。合作社成员在纷纷表示拥护合作社同时,也感激地称黎远伦为养殖户致富奔小康的贴心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