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润集团在香港联交所申请将旗下股票名“龙发制药”改为“龙润茶”。据悉,今年5月底,龙发制药就以1.6亿港元收购龙润茶业创富有限公司,并改名为“龙润茶集团有限公司”。
对于龙润的更名上市,在业内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事实上,龙润改名背后折射的是其战略转型,其宣传口径已变为:“要成为内地第一大茶叶品牌。”作为普洱茶行业“离经叛道”的异数,其推出的袋装茶、速溶茶等把普洱茶从神秘、高贵、繁复的冲泡礼仪中拉了出来,征服了在很多普洱茶外围打转的消费者。然而,在走通快速消费品渠道的同时,龙润却被很多茶客所诟病。在龙润构建普洱茶快速消费渠道的过程中,究竟将成为先驱还是先烈?
构建快速消费渠道,首先应明确普洱茶真正的消费群体在哪里?尽管这个人群在逐步扩大,但是基数却还是在以传统茶客为圈子,向外延伸。龙润所吸引的圈外消费群体,必须面对红茶、绿茶、可乐等饮料巨头的激烈抢夺,其中还受地域性、茶业界多种力量博弈。
龙润的茶定位是时尚方便,可即时消费,也可以到自动售卖机处购买。相对传统茶企批发市场的单一渠道,龙润以特许经营渠道、连锁加盟渠道的叠加为优势。近年来,龙润通过请江南春代言品牌,赞助王小峰拍摄的《十面埋“妇”》等,以做快速消费品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但这些让其他茶企难以理解。
龙润的孤独不无原因,因率先做快速消费品,原有的市场份额迅速被传统茶企蚕食,而新兴市场却需资金、时间慢慢打磨。
快人两步,未必成为先驱。“龙润能得资本重视对行业是利好消息,但他们的前期模式有些问题,单卖自己一种普洱茶难以支付其专卖体系的成本。他们现在如果在研发创新上有突破,应该还不错。”云南省普洱茶协会秘书长周军林如此分析。而知名普洱茶业界专家方一知却建议,龙润走时尚路线,对普洱茶行业的宣传普及是有功的。但如今行业龙头大益普洱坚守传统,就比龙润稳健得多。
现在,龙润的转型,试图通过资本的注入,彻底打通渠道。“目前第一任务是把品牌做起来,把加盟店和直营店做起来。我手上有很多资源,美国和中国的明星,可以为品牌提供一定的曝光度。未来一年,我会考虑增加在龙润茶方面的投资,也会推荐我认识的投资界的朋友投资龙润,他们也很有兴趣。”火箭资本的黄健华的算盘打得很好。
在当下,不管龙润的未来如何,在普洱茶正处于政策利好、市场低位、相对稳健的关口,迎来金融市场的青睐无疑将给茶行业带来产业升级的机会,而走高附加值中国礼品茶的新路线无疑将有更大的腾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