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挖掘区域特色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规划处副处长王德奇
大栅栏改造在全市特色街区改造里应该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改造之后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代表市商委对大家在大栅栏特色街改造中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也对大家所做出的成绩表示祝贺。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商业街,大栅栏街的改造得到了市领导、市商务部门及其它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确实改造的非常成功。从奥运会的接待工作来看,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仅包括大栅栏还包括宣武区的一些特色企业,比如今天所在的老舍茶馆,在奥运期间为奥运外围接待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领导一直在强调不能忘了特色企业为奥运所做的贡献。
大栅栏是传统的三个商业中心之一:王府井、大栅栏、西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北京打造的三个市级商业中心,还是这三个,所以前门大栅栏在全市商业工作位置是非常突出的,它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受到市领导和北京市民的高度关注。
2008年改造后,大栅栏在整体创新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与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的各部门高度的关注和支持是分不开的。街区的整体形象、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特别是通过奥运会的培训和服务,提高了社会对这条街的关注,销售量和客流量同比有较大的增长。从目前看前门和大栅栏构成的区域成为北京市商业的名片和展示城市气质及品质的窗口。
建议加快大栅栏商业街区公共设施的完善和建设;进一步加强大栅栏商业街的规划,逐步调整和完善商业街的业态。要有针对性地做些研究,有针对性地引进和扶持一些老字号企业,把大栅栏打造成老字号荟萃、经营产品丰富的传统商业文化旅游区。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结合大栅栏下一步发展和规范要求,进一步明确整体的发展思路,提出管理的发展和实施的办法,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市商委将一如既往对大栅栏商业街的发展给予关注和支持,也希望街区企业对这条街的发展和进一步提升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学者:尊古不泥古 创新不离宗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院长王成荣
我们要正确认识老字号自身价值。首先是历史价值,它是历史的活化石。其二是文化价值。它是城市的一个符号。人们到北京来看什么,老字号是其中一个亮点。中国的老字号要看北京,北京是中国老字号重镇,北京的老字号要看大栅栏,大栅栏是北京老字号活的博物馆。这里老字号云集,很多知名老字号集中在这里。这种文化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从纽约到东京到上海到北京,坐飞机住酒店没什么差异,真正能感受到差异的是城市人文的东西。其三是科技价值。老字号的很多独门绝技用现代科技是很难模仿的,它需要传承,需要现代科技去解释,有些需要用现代科技去武装提升它。其四是市场价值。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能够创造巨大的市场。
我们要认真研究老字号的生态位。大栅栏地区老字号云集,历史悠久,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有很好的生态位。一个良好的生态位是大小店云集,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商品结构、不同的特色云集在一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不能一味地改造,完全变成现代的东西。一个老的商业街区,我们内部的设施可以现代化,但还要保留很多原汁原味的东西,比如建筑风格、老对象,是非常宝贵的,是原有的文化生态。我们内部要合作,一个良好的街区生态,内部既竞争又合作。要有竞争,没有竞争就会窒息,必须在大栅栏商业街内部要有一定的竞争氛围。同时在大的方面讲合作,在诚信等各方面有统一的公约,在经营上可以百花齐放。
大栅栏京派老字号代表着京派老字号文化特色。如何更加彰显这种文化特色?一要有儒气,讲诚信是京派经商老字号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二要有贵气,不能太俗气,就是要有贵气,高贵典雅、博大精深;三要和气,经商要讲礼仪;四要大气,也是一种义气,处理相互关系包括和消费者的关系、供应商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这“四气”应该继续发扬下去,来弘扬大栅栏地区老字号特有的魅力。
我认为老字号振兴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个人认为老字号应该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原汁原味的东西是核心价值,产品、市场和服务可以创新,但是不能去掉原汁原味的核心价值。二是个性化与标准化问题。有些老字号特有的产品、特有的制作工艺、特有的服务对象不宜搞成现代化大生产。有些老字号必须发展个性化,当然有些食品必须按现代科技的标准去做,才能走向国际市场,才能做大,这时候要按现代品牌的思路去做去发展。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老字号就是要倚老卖老,做特色的东西;有些能够大生产的进行大生产。三是心理年龄和商业年龄的关系问题。老字号要实行年轻化工程。老字号研究上有两个年龄,一个是自然年龄,一个是商业年龄。所谓商业年龄是指适应环境变化,适应市场,你的心态、商业谋略、市场观。好的老字号自然年龄很高,商业年龄却很年轻,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标志,应该保持年轻的心态。四是民族化与国际化问题。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个性越突出就越会吸引更多的国际消费者。五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问题。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重要,有时候甚至比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重要。六是解决失传和家传的问题。老字号要建立一套传承机制,把传统的绝活绝技传承下去。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袁家方
从大栅栏商业街的改造给了我一些启发。第一,北京的城市资源越来越稀缺,四合院和胡同越来越稀缺。第二,大栅栏的独有性。在城市建设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更希望看到个性的城市文化,大栅栏街道具有这种特性。第三,在一个街区中间,有硬文化和软文化的保护问题,大栅栏街区改造要注意形成规模。第四,改造有多种类型。有大拆大建,有微循环,还有不改造也是改造、也是创新。在保护和传承方面要有新的考虑。
老字号从来是在市场上追求企业活力的。大栅栏的老字号非常重视自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彰显,反映在你们的文物意识以及尊重传统的文化意识。大栅栏这条街非吃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饭不可,保护的成就有多大,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有多大。毁坏多少,就丧失多少,而且这种破坏是永远的。大栅栏的老字号企业要琢磨一下现在消费的动向,怀旧的动向、旅游的动向、休闲的动向、文化消费的动向。怀旧是什么,不是简单的对过去的思考、追怀,而是对一种文化创意商业的关注,同时对这种文化创意商业的消费需求。所以商业文化能不能倒过来文化商业,在这两个词上做些文章。
历史上的大栅栏老字号做广告的不多,但做善事的很多,所以北京人的买卖叫做京派商人的买卖或者叫做京派商文化的买卖,是要出北京的规格、北京的档次、北京的品味。北京的商业街从来是雅俗共赏,从来是童叟和贫贱都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