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江苏靖江西来镇的化工厂爆炸事故致4人死亡,2人重伤。事后为杜绝发生次生灾害,环保部门对工厂周边区域的水体、大气等环境进行了跟踪监测和严格检验。教训在前,按说最近应该绷紧这根弦,而本周,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依旧不断发生。
8月16日上午,重庆渝北区一沥青搅拌站在切割罐体时,引爆罐内残油。这起事故中,虽然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但是不断爆炸燃烧的沥青原料油随浓烟冲上天空,使附近村庄下了一场近两小时的“黑雨”。由于灭火时大量消防水将沥青冲出厂区,有可能流入附近农田造成污染,目前,当地环保部门已经对事故现场周边环境展开监测,并指导企业对污水进行处理。而关于事故原因,站内工人介绍是搅拌罐在正常搬移过程中发生意外。在这起事故中,人虽然没有受伤,但是对周围的村庄和农田产生了影响。沥青及其烟气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作用和致肿瘤作用,一旦处理不慎,将会在以后漫长的时间内不断威胁周围的环境。
另一起事故发生在8月18日16时许,浙江星腾化工有限公司一车间爆炸,该车间六名工作人员当时均有不同程度受伤,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波及周边数家工厂。目前,已确认一人死亡,两名重伤者暂未脱离危险。同时,环保部门已采取措施对水质实时监测,随时跟踪周围环境变化。据初步了解,该事故是由于机械老化、操作不当引起,具体情况还在调查中。
危险化学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发生爆炸、泄漏等重大或灾害性事故时常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如此,还容易引起次生灾害,除了污染空气、水、地面、土壤以及食物,而且同时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引起群体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在处理时,通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的配合协调,这就使得现场救援组织工作变得尤其重要。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妥善协调,制定有利于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方案,尽量避免次生危害或将影响降到最低;在事后,环保部门要随时跟踪监测周围环境质量,及时发布消息,以免酿成更大的事故,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