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将农田和金黄联想在一起的第一直觉是“收获”,而村委会主任贾立新眼前的金黄却意味着绝产。连续50多天滴雨未下,眼睁睁地看着一望无际的玉米地从一片生机的绿色变成绝望的金黄,他现在所想的并不全是绝产不绝产,还有今后村民的日子该怎么过。同村的农资经销商贾立斌也在发愁,之前赊销的化肥款还没收上来,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资金如何周转?冬储如何进行?这生意以后还做不做了?
玉米在哭泣
“我爸都76了,连他老人家都没遇到过这么旱的天气,伏天干旱最要乡亲们的命!”辽宁省阜蒙县扎蓝营子村村委会主任贾立新介绍着这场旱灾,全村1万7千亩的农田除了少量种植高粱和谷子外,其余都是玉米和花生,没有地面灌溉措施只靠雨水补给,村里的3000多口人全部靠天吃饭。今年夏季的持续干旱影响了玉米的正常授粉和谷粒灌浆,使得秸秆自下而上干枯变黄,原本该是漫山遍野充满生机的绿色,到现在却变成一片焦黄。为了了解旱情,贾立新带着几位农民打算到村后的山上看看庄稼。
途中,一位农民驾着驴车驶来,车上装满枯黄的玉米秆儿,贾立新连忙打招呼,“你这是干啥?都不要了?”
“不是不要,是啥都没有,你自己看看都结了啥。”农民说完就从身后抽出一根玉米秆,扒开玉米皮让贾立新看,只见歪歪扭扭的几颗玉米粒镶嵌在玉米棒上,“就结了这么几个粒,还不如拉回家喂牲口,省的一刮风全烂地里,拿回去烧火也行啊。”农民边说边扬起皮鞭继续前行。太阳炙烤着大地,那些躺在车上的玉米好像在哭泣。
“他家的玉米算是好的,有的连一颗粒儿都没结,我们这儿靠近内蒙,土质也不好,都沙化了,你想想伏天那么热,一滴雨都不下,庄稼能受得了?”贾立新先是来到山后的花生地,露在地面上的花生秧已经不同程度地枯黄变干,踩在叶子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他顺手拔起一株花生秧,只见稀稀拉拉的几颗花生吊在秧子下面,干瘪的外壳直掉沙子粒。此刻天空阴霾,不远处传来几声炮响,随他一起出行的农民开玩笑道:不会是在求雨吧。贾立新苦笑:现在求雨也没用,玉米的灌浆期已经过了,现在花生还能结几个果,只要一下雨花生准出芽儿,扎在地里,拔都拔不出来,还是别下了。
贾立新在村里算是典型的农户,全家6口人,50亩地全部用来种花生,每年靠花生能赚到1万多块钱,可现在别说赚钱,就连籽种和化肥的钱也难收回,用他的话说,今年铁定要赔钱了。
贾立新所在的阜新市和辽西的朝阳是此次旱灾的重灾区,据最新统计:辽宁各地受旱面积达3008.9万亩,其中干枯434.9万亩,重旱1149.6万亩。有68.8万人,21.56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另外,全省林地受灾面积近1000万亩,其中辽西北地区818万亩。
“冬储资金有些悬”
扎蓝营子乡供销化肥经销处是全乡最大的化肥经销商,每年的销售量能达到近千吨,负责人贾立斌此刻正在家里发愁,之前赊销的化肥款看来是收不上来了,面对资金无法回笼的现实,今年的冬储成了当前最大的难题。
周万青是贾立斌的供应商,原是阜新市阜蒙县的供销社主任,退休后成立了农资店专营化肥,为了了解灾情,周万青特地跑到扎蓝营子乡找到贾立斌。
“17米的井到现在只有3米的水,邻居家没水还要到我这儿挑,现在大伙儿吃水都成问题,你也看见了,庄稼都旱成那样,恐怕今年的化肥款是收不上来了,今年冬储资金有些悬。”贾立斌见到周万青的第一面就是诉苦。
周万青做了几十年的县社主任心里比谁都明白:阜蒙县的426万亩耕地,35个镇的78万农民自古以来都是靠天吃饭,附近除了昌图就属阜蒙面积大,每年12万吨的化肥使用量注定这里是个大市场,可是今年的旱灾不得不让他发怵。周万青与基层经销商的货款已经结清,按理说不受任何损失,可以按原计划进行冬储,因为再旱农民来年还要种地,耕地才是农民的经济来源。可是基层经销商对农民的赊销款难以收回,资金的周转成了来年春耕用肥的最大障碍,并且经销商的冬储也受影响,这一旱恐怕要几年才来能缓过来。
周万青在县社做主任的时候没少往扎蓝营子跑,与这里的村干部都比较熟悉,知道老周到了乡上,村长贾立新闻讯赶过来介绍灾情:当前首要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枯了10口井,还有几口井能打上水,乡领导已派人近日增打补水井,提高供水能力,很多村民都因无水无粮将家中饲养的家禽变卖;其次是村民今后的生活问题,减产已成现实,一半的庄稼面临绝产,之前投资的农资产品收不回成本,部分村民无力偿还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今后的生计成了最大的难题。
听完贾立新的陈述,在坐的所有人意见一致:当务之急,农民最需要国家的补贴和支持,明年的春耕只得靠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才能顺利进行。
全民抗旱中的农资心情
作为一名农资经销商,周万青时刻关注着国家、地方对此次灾区的种种举措,他告诉村民,现在国家和辽宁都已拨款,受灾地区的每家每户都会享受到补贴金。
据悉,此次北方旱灾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5省区,农作物受旱面积8949万亩,重旱面积3289万亩,针对此次旱灾,中央财政紧急下拨辽宁、吉林、内蒙古等省(区)抗旱救灾资金1.82亿元,主要用于因旱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救助、特大抗旱措施补助及农业生产救灾支出。同时农业部再次派出5个工作组,由种植业系统司局级领导带队,农业部玉米、水稻专家指导组成员参加,分赴内蒙古、辽宁、吉林、湖北、湖南5个省(区)开展工作督导,深入一线,了解灾情,与地方农业部门一道,完善抗旱技术方案,因地制宜落实抗旱技术措施。
辽宁全省投入各级抗旱资金2.236亿元,其中省政府决定新增5000万元抗旱资金。出动抗旱人员109万人,开动机电井4.57万眼、投入机动抗旱设备11.26万台套,累计浇灌面积546.6万亩,临时解决了19.93万人、8.51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扎蓝营子乡所在的阜新市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原则,优先保证人民生活用水。针对山区的庄稼无法得到浇灌的实际情况,各地根据实际调整作物结构等避灾农业生产。
金融危机下,我国化肥市场在产能过剩、内外受困的低迷中前行。这场大旱,让县级农资经销商的周云青笑容全无,但在记者面前,这位东北汉子却很坦然。周云青说,除了与农民面对面有直接接触的基层经销商会受到影响以外,今年冬季的淡季储备肥还会进行,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赊销款难以收回,明年春耕期间恐怕赊销情况还需加剧,导致农资资金链出现恶性循环,为了巩固基层网络,在冬储期间他会考虑给部分网点赊销入库,以便来年春耕急用。
八月的东北,骄阳滚烫,抗旱的灌溉机器在烈日下轰鸣,这是一个非正常的秋天,站在干裂的庄稼地旁边,记者和所有老乡心情一样,期盼着一场透雨赶快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