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称之为“主管茶师”的承包责任制时下正在申城悄然出现,并被越来越多的个体茶馆经营者所效仿和接受。
所谓“主管茶师”,就是比较熟悉海派茶馆经营和略晓海派茶文化的承包者。具体操作是:一些茶馆经营者和受聘的“主管茶师”签订协议,每月上交多少承包费。至于茶馆里其他人员如何配备、工资如何分配、经营哪些茶品等均由“主管茶师”自作主张说了算,茶馆经营者原则上不作干涉。
前不久,浦东沪南路上有一家个体茶馆隆重开张,在庆贺典礼上,老板郑重其事地与聘请来的“主管茶师”签订了茶馆承包的协议。协议书上大概意思是,从即日起,甲方将茶馆承包给乙方,乙方在承包后的第一年始,不管是盈是亏,在每月底必须上交月承包费给甲方1万元人民币;第二年是否再继续承包,甲乙双方再作商定;茶馆经营在不违反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均由乙方决定,甲方原则上不作干涉。但在必要时有权进行审计等。当然,还有一些老板的做法不那么相同,在茶馆开业前的一段时间里,还会请“主管茶师”前来帮助做一系列的筹备工作,以使双方能事半功倍地掌握相关情况。如果开业后生意红火,超过了预定的营业额指标,超过的那部分还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分成。这样大大激励了“主管茶师”的承包积极性,但也会出现某些负面的效应:“主管茶师”与“伙计”的收入差距太大,会影响茶馆服务人员整体水平的发挥,导致茶品质量的“上下波动”,缺乏茶文化的创新,使消费者不满;还有,一些“主管茶师”承包后则见异思迁,上任后没有多长时间就违约不辞而别,致使茶馆老板怨怒不已,嗟叹“奈之不何”。
沪上有关人士对“主管茶师”现象褒贬不一:赞同方认为,这是茶馆行业的又一次改革尝试,将会给茶馆行业的经营理念注入新的内容成分;反对方认为,这样的二次承包,得益的是那些茶馆的老板和他聘请来的“主管茶师”,消费者很难享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