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和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进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建设的通知》。通知说,目前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好政策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农村不健全的流通网络和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为了让好政策发挥出更大效应,要大力推进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建设。
通知中还说,这一网络包括下乡家电流通网络、下乡汽车摩托车流通和报废车辆回收网络三部分,具体内容有:销售网点项目——即面向农民销售下乡家电、汽车摩托车的乡村销售网点建设改造项目;配送体系项目——即为下乡产品销售网点提供产品统一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和配送车辆,以及报废车辆回收等运输工具购置等;服务体系项目——即下乡产品销售网点售后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包括售后服务网点建设改造,安装、维修设备购置和技术人员培训等;信息系统项目——即下乡产品网点销售、报废车辆回收信息录入系统项目建设,包括电脑等硬件设备购置和操作人员培训等。
初闻此消息,笔者着实兴奋了一下,因为通知中的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建设与供销合作社系统倡导的“新网工程”有四分之三的内容相吻合,即与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农用车)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包括家电)购销网络,以及再生资源(包括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网络相吻合。然而,将两者进行仔细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在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建设上,供销合作社既有天然的优势,也有显而易见的“软肋”。
首先来看优势。经过几年的建设,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三分之一的行政村,经营网点已达几十万个,可以说在当前形势下,在农村市场领域能与供销合作社相媲美的流通组织还凤毛麟角。在这一网络中,尤其以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销售网络做得最为成熟,因此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活动中,家电和汽车的销售业务将是最有基础,也最有可能做大做强的。此外,再来看报废汽车的回收。虽说“新网工程”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在农村做得还不很完善,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仅就报废汽车回收业务来讲,全国已有很多地方的供销合作社走在了前列,组建了报废车辆回收拆解经营公司,争取到了国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经营资格,甚至一些地区的供销合作社还取得了专营权。以上都是“新网工程”在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建设中的优势。
再来看劣势,或者说是“新网工程”在推进家电和汽车下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新网工程”的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网络目前还主要以销售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为主要业务,而农机具、农业机械、农用车等业务所占比重相对还较低。另一个问题是,“新网工程”中的售后服务体系和信息系统建设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尽管已有部分地方供销合作社组建了“家电维修流动服务车队”,如福建建瓯供销合作社;供销总社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开展“供销通”业务,但总体上看,售后服务体系和信息系统建设覆盖面还很狭窄,涵盖内容也有限。
虽然优势和“软肋”同时并存,但是不管怎样,下乡产品流通网络的建设对于供销合作社来说,都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供销合作社能否借此东风,充分利用好、利用足国家的扶持优惠政策,将“新网”再送上一个较高层次,是眼下至关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