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9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助学情 圆了学子梦


  张家港: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天

  本报讯  近年来,江苏张家港农商行把助学贷款作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举措,多策并举,全方位做好助学贷款工作,力助广大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张家港农商行在实现科学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回报社会的主要手段来实施。为了不让贫困生辍学,张家港农商行认真贯彻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积极开办“伴随你成长”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

  自今年7月以来,为了方便贫困学子贷款,该行先后在基层30家支行开通助学贷款“绿色通道”,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或明确专人负责办理,只要是取得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子,凭入学通知书,提出借款申请后,一周内就能审批发放助学贷款。截至目前,该行已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1.8万元,帮助48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同时,该行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在全行开展“阳光助学”捐款活动,自去年张家港市“共享阳光”慈善助学基金会成立以来,该行先后两次共向基金会捐献40万元爱心助学基金,用于支持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子。 (黄晓曙  王长江)

 

  江油:贷款助学保民生

  本报讯  “江油市农村信用社的助学贷款真是一场‘及时雨’!我家积蓄都用在地震后房屋重建上,眼看开学在即,是信用社解了我家燃眉之急,圆了女儿上大学梦,感谢信用社的支持……”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大河村一组村民吉国富逢人便夸信用社。 

  近日,江油市农村信用社在秋季开学前主动扎实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专题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此项工作。个人客户部开设生源地助学贷款“绿色通道”,设立助学贷款专柜6个,简化贷款手续。同时,为有效防范风险,该联社按照省联社生源地助学贷款文件规定,及时与江油市教育体育局签订合作协议,落实在农村信用社开立“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专户”, 严格贷款最高额度(6000元),贷款通过学生办理蜀信卡转账至学校,避免资金他用。

  到8月中旬,该联社已为第一批大学生办理贷款共28.4万元,帮助49个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蒲天国  杨兴东)

 

  宜城:助学加支农  情暧学子心

  本报讯  2009年8月23日,家住湖北宜城市雷河镇的李先生夫妇俩拿着宜城联社鄂西信用社发放的10000元生源地助学贷款,不停地向信用社工作人员致谢。

  原来,张先生的儿子被武汉一所大学录取,家境贫困的张先生全家,为儿子考入大学高兴之余,却又为高达万元的学杂费而发愁。张先生抱着试试的看的心情,向鄂西社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从申请到审批不到两天的时间,鄂西信用社就用生源地助学贷款帮助他解决了1万元。

  今年宜城考上的大学生中有3%是贫困生,其中还有10%是特困生。为不让这些贫困学生辍学,宜城农信社提前走村串户,及时掌握考上大学的学生分布情况、数量、家庭经济状况及资金需求情况,将调查情况及时录入数据库,以便及时调出来使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蔡以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