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9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面积减 产量平 需求弱
——中国棉花协会赴河南、湖北调研棉花情况

  8月17日—22日,中国棉花协会派员参加了有关部门联合调查组赴河南、湖北开展的棉花调研。

  2009棉花年度产销形势——

  面积减:据两省农业部门统计,2009年度棉花种植面积,河南为830万亩,同比减少8.7%;湖北715万亩,同比减少12.3%。

  产量平:到目前为止,棉花长势普遍好于同期,若后期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预计单产增加、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河南省预计总产为65万吨左右,与上年年持平;湖北预计总产为50万吨,比上年减少1.3万吨左右。

  需求弱:据纺织企业反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最困难的时期是今年的3-6月,7月止跌,8月有所回升,但纺织品出口仍然在下降(到6月底,出口交货值同比:河南下降25%、湖北下降16%),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内需转型未见成效,市场需求还十分脆弱。60%—70%的纺企仍有不同程度的亏损。

  价格涨:棉农期望的价格高于去年,河南棉农要求籽棉3元/斤及以上,湖北棉农要求2.8元/斤及以上,均比去年的价格高;两省棉花加工企业大都认为籽棉开秤价将在2.8—3.0元/斤;纺织企业也认为今年的到厂价肯定要比去年高,但各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同,期望的到厂价也不同,分为三种:12500、13000、13500元/吨。

  质检体制改革——

  国家政策的倾斜,尤其是2008年度只收储大包棉花,调动了加工企业设备改造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河南省105家技改指标中,已经有90家企业完成了设备改造,加工送检的企业由2007年度的25家增加到2008年度的56家,检验量为9.6万吨,是2007年度的3.3倍。2009年,河南全省的仪器化公证检验室将达9个、HVI30台、检验能力达45万吨;湖北省130家技改指标中,已经有105家企业完成了设备改造,加工送检企业93家,检验量34万多吨,为2007年度的3.75倍。2009年,湖北全省的仪器化公证检验室将达10个、HVI29台、检验能力达44万吨。

  三点问题——

  一是生产仍存在继续下滑的趋势。若今年的收购价格达不到棉农的期望值,则明年种植面积将继续下降。

  二是200型加工企业的退市和400型加工企业的合理布局。按照国家要求,200型加工企业的过渡期将在2010年8月31日结束。但目前仍有大量的200型加工企业,用什么方法使其退出,而不出现动荡,需要国家拿出一个具体可行的办法。对于400型加工企业的不合理布局,则需要重新规划。比如南阳市较为突出,一个乡里就有3个400型加工厂,资源严重不足,难免恶性竞争、质量难以保证。

  三是纺织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出口订单的大幅减少、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原料价格的大幅波动,使纺织企业无从把握、无法接单,加上生产要素价格(水、电、油、汽、运)大幅上升、融资成本偏高,使纺织企业生产陷入困境。 (中棉协)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