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企业有何融资需求?一是急需更新生产设备提高产能。中小企业正面临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低的困境,急需融资更新生产设备和技术,有效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急需流动资金扩大再生产。企业正常经营需要资金支付购原材料款、存货款及应收账款。如果要扩大再生产规模,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流动资金用于周转,在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满足的情形下,就产生对外融资解决生产资金短缺的需求。简而言之,中小企业需要“融物”满足更新生产设备的需求;需要“融资”满足再生产流动资金的需求。
中小企业缘何融资难?因受自身管理水平低下、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不强、自有资金不足、负债率偏高、抗风险能力弱、缺失信用和抵押担保等因素影响,难达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条件,直接融资较困难,加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被动地陷入了融资难窘境。
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窘境?农信社应根据中小企业急需“融物”和“融资”的特性,适时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窘境。所谓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售人购买租赁设备并提供给承租人使用,租赁期间收取承租人租金的交易。针对企业“融资”与“融物”的需求,农信社可主要采取两种方式满足其融资需求。
一是采取回租租赁方式,满足“融资”需求。当传统信贷业务无法满足小企业融资需求时,金融机构可与企业协商,可按市场价值的一定比例买下企业的设备或厂房,再将设备或厂房返租给企业使用。这样,既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又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金融机构以租金的形式,分期收取购置设备款、贷款利息和管理费用。租赁期满,双方可协商按续租、估价变卖的方式处置设备或厂房。
二是采取直接租赁方式,满足“融物”需求。当企业缺少资金购买生产设备和修建厂房时,金融机构可采用直接租赁的方式,在企业与出售人签订好购货合同后,由金融机构出资购买指定设备出租给企业使用。租赁期间,设备的维护、保养及保险费用均由企业承担。购置设备的价款、资金利息及管理费用,由企业以租金的形式按期支付给金融机构。待租赁关系解除,金融机构可把设备续租或变卖给企业。
农信社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首先可分散资产营运风险。按融资租赁协议,农信社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加上承租方融资时提供抵押和担保,增强了租赁资产的风险保障系数。如果企业破产,农信社可以直接收回或者变卖租赁资产,降低投资损失。其次,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增强单位资金的盈利能力。农信社在融资租赁期内就开始分期收回本金和利息,而一般贷款通常是贷款到期才收回本金,相比较明显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增加了单位资金的获利机会。又因租赁资产收入包括利息和手续费收入,而信贷资产的收益仅来源于利息收入,租赁资产收入来源明显多于传统的信贷资产。再次,有利抢占融资租赁市场份额。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家出台一系列保增长的激励政策,并在实施4万亿元的经济剌激计划,也加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力度,仅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就有巨大商机。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将超过3500亿元,巨大的商机促使工行、建行、招行、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组建了金融租赁公司,积极对外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力图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农信社不能置身事外,应根据自身实力,积极主动地对中小企业开展此项业务,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寻到新的利润增长点,还能有效拓展融资租赁市场份额,最终达到银企“双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