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9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钾盐行业也要引入竞争机制

□ 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钟 林

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钟 林

  目前国内钾盐生产和开发的速度很快,这些正在发展壮大的企业占据国内市场的一定份额,未来国内钾盐生产企业将会逐步增强在市场中的话语权,针对这样的发展势头,应让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建立一定的竞争机制,国内的钾肥消费才能趋于理性化,从而让国家和农民真正受益。

  虽然国内钾盐产能在增加,但仍有大部分钾肥需要进口。今年印度和国际钾肥供应商签订460元/美金的合同,抛出了全球钾肥的基准价,但在此价格下国内钾盐企业需求量的下降和国内钾盐产量的增加是目前的现实和趋势,所以国内钾盐企业应该在政府组织下抱成团,提高国内钾盐企业的话语权,使我国钾肥的谈判价格可能会相对低些,毕竟我国的钾肥用量比较大。

  我国境内可溶性钾盐资源有限,针对这一现状,国内正在积极开发和勘测钾盐资源,同时不溶性钾盐资源也可利用,作为综合利用的开发。当前我国正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很多涉农企业都开始走出国内寻找钾盐资源,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大力鼓励企业到钾盐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实施开发,比如非洲、亚洲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从而弥补国内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涉农方面,国内很多地区将秸秆加工成草木灰,这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天然钾肥,一方面增加了钾肥的供应还避免了环境的破坏,国家应该大力倡导这种生物肥的循环利用,适当给予农民或相关企业补贴以鼓励。同时,钾肥资源的浪费不容忽视,目前很多农民在施用钾肥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如果通过农化服务等手段加强合理施肥的科学理念,就可改变过去农民不科学的施肥习惯,避免钾盐资源的浪费。最近有人提出模仿“家电下乡”开展“肥料下乡”免费送肥的活动,将过去农资补贴的方式转化为直接送肥,这也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好思路,对国家、企业和农民三方都有好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