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9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忠言”何必“逆耳”

曹麒麟

  前几日,小王气冲冲找到领导,直嚷嚷要评理。原来,小王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被厂安全部门抓到,取消了他们班组的评优资格,被班长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小王委屈地说:“工作中出了错,该罚就罚,该批评教育就批评教育,我没有意见,可班组长当着全班那么多人骂我,还骂得那么难听,我想不通。”

  在日常工作中,有的班组长批评职工时简单粗暴,尽管说得对,但被批评者却感到委屈不满,难以接受;还有的班组长因职工犯了一次错就不管大会小会,只要有机会就讲,有机会就批,搞得犯错误的职工很长时间抬不起头来,有些自尊心强的还可能做出过激行为,从而引发新的矛盾。因此,班组长一定要掌握好批评教育的尺度。

  班组安全管理确实免不了要对工作中出问题的职工进行批评教育,但班组长在批评教育班组职工时要讲原则,要在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的基础上照顾职工的感受,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摆事实,讲道理,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要讲究方式方法,态度要诚恳,语言要柔和,允许被批评者进行解释和提出不同的意见。对职工存在的问题,要深入挖掘原因,并结合职工的性格、素质等综合因素,采用“一把钥匙开一把琐”的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只能说服,不能压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古人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道理虽然这么讲,但“良药”太苦会引起反胃,“忠言”逆耳使人反感,用糖衣裹着的“良药”不苦口也能治病,用真情吐出的“忠言”不逆耳也利于行。班组长在批评教育职工时,不妨换位思考,体谅职工犯错后难过的心情,充分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和自尊,才能使其不产生逆反心理,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教育,让职工从内心深处重视安全生产。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