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及新华区的网站被“黑色”笼罩,所有的喜庆与曾经的自豪都被覆盖,只留下黑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在向“9·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难者的致哀与道歉。
在6月初欢迎新局长的会议上,平顶山市煤炭局党组书记、原局长张举峰这样说:虽然今年煤矿安全形势平稳,但煤矿基础差、类型多,技术力量薄弱,技改任务艰巨,监管难度大等矛盾和问题仍十分突出……紧紧抓住煤矿复工复产这场重头戏,加快复工复产进度,严格复工复产条件和标准,严厉打击不经批准偷生产,不按规定冒险蛮干等违法违规行为,狠抓“三项行动”和“七项治理”的落实,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煤矿、深入井下抓隐患整改,确保全市地方煤矿持续稳定好转。应该说,以上认识是非常清醒、非常准确的,但矿难还是发生了。现在回头看,一句“该矿属违规复工”是不能抹去那些“黑幕”的。
文件没能挡住事故
作为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的门户网站,涉及矿山的消息出现在2009年8月26日,消息来源于《平顶山晚报》,题目从现在来看有些刺眼——市煤炭局将重点做好十项工作促安全生产。按照这个通知式消息中第七条的安排,平顶山市煤炭局正在加强复工矿井的监管,严格落实技改矿井“三个督促”。具体内容如下:
复工矿井、复产矿井县(市、区)局每周入井检查不能低于两次,并在月底完成全面“回头看”检查工作,市局对到期矿、疑点矿要全部入井一遍。督促“六证”齐全矿井,一个月内按程序完成复产验收,防止无证违规生产。15万吨技改矿井7月底前按程序完成复工验收,6改9矿井8月底前完成复工验收;督促技改已完成矿井限期完善取证工作;督促15万吨技改未完成矿井11月底完成技改工作,6改9矿井12月底前完成技改工作。在规定期限未达到要求的矿井,一律采取焊井、停电等强制措施,确保完成。
8月30日,平顶山市安委会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的通知》,其中有“重点行业(领域)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和专项整治情况。煤矿包括深化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的要求。但9天后,矿难发生。
举报没能吓住企业
如果说平顶山相关部门无作为及没有相关举措,肯定也是不公正的。
2007年5月25日《国际煤炭网》刊出:“平顶山市煤炭局开通网上移动短信举报平台,打击煤矿违法违规行为”的文章。文内指出:为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煤矿违法违规行为,平顶山煤炭局建立了网上移动短信举报平台,就全市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现象接受群众举报。对全市任何煤矿的违法违规行为,移动手机用户编辑短信发送到0668830166,该局将依据举报内容,迅速对有关煤矿进行查处。
平顶山安监局的网站上,事故举报电话2218619与安全隐患短信举报066883030或015385375赫然在目,各科室电话也清晰明了。 3月份局里还召开过煤矿综合监管专业会议。而在中国安全生产网上有一篇署名河南煤矿安监局的汇报材料,其中重点介绍:平顶山市还规定:凡是停产整顿期间举报煤矿有偷生产行为的,经查证属实奖励举报人10万元,有影像资料并查证属实的,奖励60万元。
然而,新华社记者了解到,至今仍被困井下的矿工张建青是有10多年经验的瓦斯监测员,他在事故发生前跟家人说:“这个矿不能干了,井下瓦斯太大了!”他的女儿张二娜说:“为啥不跟矿上反映?”他说:“反映了,矿上说别的班都能干下来,就你们不能干?”据悉,新华四矿不但超层越界,违法生产,而且井下巷道狭窄,基础技术资料不齐,但事故之前相关举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未有传闻。
驻矿大员没能治住违法
“监管责任不落实,平顶山市新华区向该矿派了驻矿安监员,但未能遏制该矿组织大量人员下井违法生产的行为。”安监总局文件之中如是说。
6月出任平顶山市煤炭局局长的王喜成,此前就是该市安监局的局长,在欢迎会上他指出:要加强驻矿监管队伍建设,狠抓责任落实,落实煤矿监管工作日报告、旬通报制度,及时总结通报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
而平顶山市煤炭局网站在2008年11月20日有如下报道:三是创新工作理念。结合“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的要求,创新安全检查方法、安全监管机制、工作方法和服务水平搞好煤矿安全监督管。可以猜测,进驻新华四矿的三名安监员也许正是创新的结果。但其后的第四条:“强化作风建设,在全局牢固树立 ‘权利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严肃工作纪律,落实服务承诺,加强队伍管理”。如果有人将此读为“服务于矿老板”就会产生问题。而王局长讲话中的一句话,让人对安监系统有效管理产生浮想:要搞好稳定工作。要按照分工抓好梁洼、梨园矿务局、局直单位改制和军转干部的稳定工作,对可能出现越级上访的苗头要认真排查,及时化解矛盾,确保稳定。
现实情况是,平顶山市新华区政府专门在这家煤矿派驻了三名驻矿监督员,24小时驻矿监管。但一些矿工反映,在井下干了几个月就没见过政府干部下来检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