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9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各地新闻


  湖北随州:亩产900公斤的新稻种试种成功

  本报讯  近日,由隆平高科集团举办的“超级杂交水稻种子——‘Y两优一号’”新品种推介会在湖北随县厉山镇同心村召开。“Y两优一号”2006年开始在随州地区小规模试种 ,经过三年的试验,亩产量均在900公斤左右。

  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国辉介绍,“Y两优一号”是“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最新品种,具有环境适应性强、耐高低温、结实率高抗病、抗逆能力强等特点,因其理想的株叶形态和高产被袁隆平誉为第二期超级稻的标杆组合,特别适合在长江中下游种植。

  目前,随州地区已有高城、尚市、新街、唐镇等镇种上该品种,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王 楠)


  山东潍坊:“四个确保”服务“三秋”

  本报讯 “三秋”将至,山东潍坊市奎文区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做到“四个确保”,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三秋”生产,大力提升“三秋”生产效益。

  一是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从 8月份开始,对全区200余家农资经营户进行严查,积极做好绿色农资应用推广工作。

  二是确保良种推广补贴及时落实。在搞好宣传发动的同时,积极做好小麦种植面积核定、技术服务、资金落实、良种供应、建立供种档案等工作。

  三是确保“三秋”生产技术指导准确及时。引导农民加强对秋种农作物的科学管理,积极推广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

  四是确保农业机械高效作业。及时了解当地玉米生长情况、收获时间、作业价格以及有关“三秋”生产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把信息提供给农户。    (秦国芹)


  陕西渭南:新型种植模式助农民增收

  本报讯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陕西渭南临渭区在坚持主导产业不变的前提下,以新栽果树幼园和未退耕还林坡地为重点,积极推广果树间套作新型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先行试验(示范),抓点带面”的方法,围绕扩大产业种植规模,狠抓产业大户示范建设工作,培育扶持一批产业带头人和示范村,以能人引领、大户引导、示范村辐射带动产业规模扩张。

  为配合新型种植模式的推广,临渭区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积极推广洋芋脱毒种薯等核心技术,确保地膜洋芋间作套种技术顺利推广。同时,财政局拿出一定的扶持资金,对种子和地膜实行补贴,有力促进了“压麦、扩薯、套玉米”新型种植模式工作的顺利开展。(张向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