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好服务大文章
——访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会长黄光明
□ 本报首席记者 阴剑锋

  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会长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南昌大学兼职教授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近日,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三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在萍乡市召开。会议对协会三届一次会员大会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冬明春的农资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交流。会议对新一届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部分领导成员进行了调整,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会长、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光明就协会的建设和发展做了重点讲话。

  从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到生产资料协会,从化肥企业管理者到行业协会负责人,江西农资行业将面临怎样的变革?就此,记者专访了黄光明。

 

  记者:今年5月,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在南昌进行了换届,换届之后协会工作呈现新气象,您认为协会换届后与之前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

  黄光明: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前身为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根据江西省2008年出台的《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供销社在协会换届之际,全面完成了政会分开工作。这次召开的三届一次常务理事会,我们还对有关人事进行了调整,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再兼任协会的领导职务。在省供销社及全省农资生产、流通单位的信任和支持下,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被推选为会长单位,我个人荣幸地被推选为协会会长,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这次协会换届,吸纳了一些在全省乃至在全国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农资生产企业加入,壮大了协会的会员队伍,提高了协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进一步加强协会的建设和管理,协会在换届之际还讨论通过了新《章程》、《会员管理办法》、《会员诚信公约》、《公章管理办法》、《会费管理办法》。江西省供销社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在协会去行政化后,积极支持协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记者人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作为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新一届会长,您对进一步搞好协会工作将坚持怎样的总体思路?

  黄光明: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以“服务、协调、维权、自律”为宗旨,接受主管单位省供销社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协会换届后,我们确立了“服从领导、牢记宗旨,遵章守纪、诚信经营,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总体工作思路,并得到了广大会员的普遍认同。

  这一总体思路要求我们,一是必须做好服务,做好“服务三农、服务会员、服务行业”这三篇服务大文章;二是必须诚信自律,加强行业自律,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共同维护协会良好的行业形象;三是必须发挥作用,努力在农资行业管理上为政府起参谋、助手作用,在政府和会员企业之间起桥梁纽带作用,在协会会员单位之间、本行业与其它相关行业之间的合作和联合上起组织推动作用。

  记者协会作为桥梁,联接行业与社会,服务是协会的根本宗旨。请您谈谈协会如何做好“服务三农、服务会员、服务行业”这三篇服务大文章?

  黄光明:服务“三农”,是我们的建会之本、立会之源、强会之力。协会必须充分发挥好在稳定农资市场供应、平抑物价、保证货源上的积极作用,确保农业生产的需要,真心实意地把农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为促进国家尤其是江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服务会员,则要为会员搭建好反映意见、交流信息、争取政策、创造环境的平台,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会员单位的愿望和要求,引导会员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我们协会有115个会员单位,要妥善处理和协调好会员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会员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努力把会员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会员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把协会真正办成会员之家。

  服务行业,即要组织本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农业生产资料的产购销政策,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搞好江西农业生产资料的协调管理工作,营造公平有序的经营环境,促进江西农资行业的健康发展。协会同时还要认真分析行业现状,关注市场动态,研究行业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行业发展规划、制定农资生产、经营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及办法等方面建议,为政府宏观决策、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记者:众所周知,当前的农资经营依然存在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坑农害农的问题,这对于协会工作是一项考验,请您谈谈协会如何在加强行业自律上发挥作用?

  黄光明:现在的农资市场已经全面开放,农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农资行业一定程度存在竞争无序、假冒伪劣农资充斥市场的问题,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农资行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到冲击,农民利益也受到了侵害。作为农资行业协会,要切实履行职责,把诚信经营作为自身的生存之本、立业之基。必须号召全体会员走向联合,共同应对,自我发展服从于行业发展,通过良性竞争提高全体会员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首先,协会要求全体会员要做到不制假售假、不坑农害农,保证农民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资商品。其次,协会要积极配合质监、工商等执法部门,加强市场管理,规范竞争,打击假冒伪劣,避免或减少坑农害农现象发生。再则,协会还要在为会员维权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为农民维权上,做农民维权的代言人,向农民提供技术援助,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协会这次召开的三届一次常务理事会明确提出,对有制假售假、坑农害农行为的会员坚决清出协会队伍。

  记者这次“萍乡会议”对于新一届协会工作意义重大,会议对协会下一步的工作做了哪些具体安排?

  黄光明:我们这次在萍乡召开的协会三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进一步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各常务理事单位对协会必须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体会员在协会的建设和发展上必须群策群力、共建共享进一步形成了共识。

  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协会前期工作情况,会议认为协会在坚持服务宗旨、争取优惠政策、交流农资信息、扩大协会影响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协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继续全面做好协会的工作,会议责成协会秘书处,按照协会三届一次会员大会有关工作安排的要求,注重突出工作重点,讲求工作实效。

  当前,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强农惠农政策多,协会特别要认真做好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工作,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上有所作为;积极协同开展农资打假和送农资下乡等活动;对会员单位开展会员授牌工作;加快协会的网站建设工作,为会员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与交流平台;积极加强与其他省份农资协会的联系,开展经验交流;同时加强与相关媒体的沟通联系、扩大协会对外宣传力度,逐步增强协会的影响力、号召力。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