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9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安全生产60年(1989-1999)


  1989年的7月25日,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会议。国务委员、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邹家华在会上作了《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创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的讲话。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黄岛油库老罐区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在灭火抢险中19人牺牲,100多人负伤,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1980年8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处理“渤海二号”事故的决定》。解除宋振明的石油部部长的职务,提请人大常委会批准;给予国务院主管石油的副总理康世恩记大过处分。 

  1990年1月18日,劳动部颁布《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规定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990年3月,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表制度》,为规范企业职工伤亡报告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0年4月21日,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148人遇难。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与事故有关的地市一级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人被撤职。该矿的主要领导人被拘捕法办。 

  1990年5月,劳动部颁布《厂长、经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认证规定》。规定厂长、经理须经过安全管理资格的考核认证,不合格者须进行培训达到合格。合格证作为表明厂长、经理对本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资格凭证。

  1990年6月3日,国务院颁布《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该条例对做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作出明确规定。

  1990年9月7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该法对做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作出明确规定。

  这一年的12月10日,通过了设立“安全生产周”活动的建议,从此自1991年5月起在全国每年5月的第三周定为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周。

  1991年6月,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鞍山钢铁公司首创“0123”安全生产管理模式。“0”即实现人身死亡事故为零,“1”即一把手负责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即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班组建设,“3”即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

  1992年10月5日,国务院决定定期公布全国企业职工事故伤亡人数。 

  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该法于1993年5月1日正式实施。

  1993年,国务院确立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实施,该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劳动法》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

  这一年的12月8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火灾,正在馆内参加汇报演出的中小学生及带队老师、干部共325人死亡(其中中小学生288人)。

  这一年,国务院修改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将职工每日工作时间定为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1995年8月,劳动部颁布实施《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1996年8月12日,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这个办法是走上与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的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该办法于10月1日开始试行。

  1996年10月30日由劳动部发布《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1997年6月27日,北京东方化工厂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亿元人民币,社会影响巨大。

  1997年11月19日,由人事部和劳动部联合制定的《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出台。《评审条件》的制定发布突破了长期以来全国生产领域安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困境,评审条件的单列解决了广大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多年来不能评审职称的问题。这是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的一件大事,对稳定安技干部队伍,提高安技人员的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8年3月,全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原属劳动部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和监督职能划归国家经贸委;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监察职能划归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职业病防治的职能划归卫生部;工伤保险的职能交新成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各工业部门承担的安全生产行业管理的职能交国家经贸委。 

  1998年9月1日,全国人大颁布实施《消防法》。《消防法》的施行,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1999年10月,国家经贸委颁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标准提出了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李彩琴)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