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9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奋斗的历程 辉煌的成就
□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 潘德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历程,氮肥工业六十年的发展充满了艰辛与探索、奋斗与拼搏,在共和国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氮肥生产从基本空白到实现自给有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是个农业大国。1949年,全国只有5家氮肥生产厂,总产量仅约6000吨(折纯),产品也只有硫酸铵。到2008年,全国有氮肥企业522家,合成氨总产量5050万吨,尿素5104万吨(实物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33.6%和34.6%,均居世界首位。

  六十年来,我国氮肥工业坚持自力更生为主,走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对上世纪引进的大型装置,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不仅取得了节能l0%以上和大幅度增产的效果,还创造了同类装置长周期运转的世界最高纪录。特别是对以油为原料的大型装置,引入洁净煤气化技术进行改造,实现了原料的多元化,缓解了资源和成本的压力。

  氮肥工业的发展始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产品结构、产权结构、产业布局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使行业面貌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极大地促进了氮肥工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重组,氮肥企业从过去单一国有体制转变成为多元化的资本结构,有的成为上市公司,有的还在境外上市。很多企业通过资源或资本纽带进行整合重组,形成了一批氮肥产量超过百万吨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氮肥产业布局正在向有利于资源配置方向发展,氮肥产能向资源大省或粮食主产区转移和集中趋势不断加快。

  回顾六十年的奋斗历程,我国氮肥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氮肥工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现在我国已是氮肥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氮肥工业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氮肥行业一定会加倍努力,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