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0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另类解读进口关税配额

坤 哥

  9月21日,国家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就化肥关税配额进口总量、分配原则和申请程序等三份《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可以采用信函、传真、邮件、电话等方式表达意见和建议,并定于9月27日截止。截止期过,我们登录商务部网站,查阅关于三份《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关于石油进口的一条意见,其他没有发现。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正式公布的文件与《草案》不会有大的出入,甚至于一字不改都很有可能,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农资界对化肥关税配额进口总量、分配原则和申请程序《草案》的漠不关心,事不关己。上帝是不会为难头脑简单的孩子的,毕竟《草案》也是下足了功夫,我们尝试着另类去解读。

  2010年可分配的化肥关税配额中,尿素总量330万吨,其中国营贸易进口关税配额数量297万吨,非国营贸易进口关税配额数量33万吨,与2009年完全相同,对于拥有庞大尿素生产能力的国度,有人完全不太能够理解为什么还要分配进口关税配额?我们以为这样的就事论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需要那些故作高深的人加以指责与诟病,既然是就事论事,另类解读,暂且就不去考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也是可以明白的。我们2008年共计进口尿素67吨,累计进口金额97200美元,别用进口金额除以进口吨位,听说不是那么算的,一百吨都不到的进口量,与330万吨的进口配额来比较,真够逗的。顺便说一下,我国2008年共出口尿素436万吨,光山东一个省就出口尿素225.8万吨,光印度就进口中国尿素159.6万吨,光烟台海港国际物流就出口37.8万吨,这样的成绩,仍比2007年同比降低17.1%。真是天没降大任于你也,却也苦你心志,劳你筋骨,饿你体肤,空乏你身,行拂乱你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你所不能。

  2010年可分配的化肥关税配额中,磷酸二铵总量690万吨,其中国营贸易进口关税配额数量352万吨,非国营贸易进口关税配额数量338万吨,与2009年完全相同。对于拥有较大磷铵生产能力的国度,同样有人不太完全理解为什么还要分配进口关税配额?这里仍然不予奢谈关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只是就事论事,不予阶级斗争扩大化。我们2008年共计进口磷酸二铵约9.6万吨,累计进口金额12610.43万美元。接近9.6万吨的进口量,与690万吨的进口配额来相较,同样不是一回事。顺便说一下,我国2008年累计出口磷酸二铵81.7万吨,光印度就进口我们二铵22万吨,光云南一个省就出口28.7万吨,光云天化联合商务有限公司就出口26.5万吨,但与2007年相较,仍然同比下降58.57%。还是适当地放宽对磷铵的出口限制吧,国内磷铵企业苟延残喘的日子实在不好过。我们主张审时度势,眼下应鼓励出口,救活国内磷企。生机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关税可降否,降时是何年,皆愿磷铵出口,又恐关税碍阻,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10年可分配的化肥关税配额中,复合肥总量345万吨,其中国营贸易进口关税配额数量176万吨,非国营贸易进口关税配额数量169万吨,与2009年完全相同。对于拥有巨大复合肥生产能力的国度,同样有人完全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还要分配进口关税配额?这里仍然不予置评关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只是就是论事,这里不作外延。我国2008年共计进口含氮、磷、钾三种肥效元素的矿物肥料或化学肥料64万多吨,累计进口金额40260.3万美元。64万多吨的进口量,这在进口化肥的品种中,除了钾肥以外,算是首屈一指了,尽管与分配的进口配额345万吨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谈到,2008年我国共计进口化肥610.97万吨,其中光氯化钾就514.2万吨,占到84.16%;而进口的含氮、磷、钾三种肥效元素的矿物肥料或化学肥料也占到了10.55%,这两大系列接近进口总量的95%。当然,2008年我国三元复合肥也出口了36.4万吨,光马来西亚就进口了8.1万吨,光江苏一个省就出口了9.1万吨,光中-阿公司就出口了3.6万吨,整体与2007年相较,仍减少39.5%。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在对复合肥的出口问题上,还是适当地放宽对复肥的出口限制吧,国内复肥企业水深火热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假如真能那样,能够就事论事,拯救国内复肥企业脱离困境,功莫大焉!

  征求意见稿的《草案》一经公布,我们就听到国内知名磷复肥生产企业的老总在感慨:“没意义了,谁敢进口啊?”“国内磷铵都大量堆积,谁还去进口啊?”省级农资集团的老总则认为“国内化肥进口配额,除了复合肥以外,还有意义吗?”曾经年出口尿素达数十万吨的企业老总则认为:“给我们几十万吨的尿素出口配额,倒是有意义的。”

  我们一如既往地认为,不管怎样,只要对中国化肥市场有利的文件政策都是好政策,这是我们对2010年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另类解读而希冀的。

  (本报市场分析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