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10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千村模式”植根市场
——访锦绣千村农资连锁(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向东
□ 本报记者 张 琴 通讯员 赵洪鸣

  任何商业模式都不是一招成型的,千村连锁模式是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发展,只有创新才是企业永不止步的生存轨迹。

  被誉为现代流通方式的连锁经营尽管在我国经过了10余年的发展,但其模式仍然在探索中前行。尤其近年来,连锁经营再一次受到了众多行业人士关注,一些生产厂家、区域农资经销商等群体纷纷开始研究连锁的可行之路,并在创新中使连锁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资连锁经营的落脚点在哪?根本问题和发展的重心是什么?未来之路又该往哪走?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锦绣千村农资连锁(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向东。

  找准模式,精准化运作

  孙向东认为,连锁首先要找准模式才能迅速崛起,而模式的适应性与实用性是其生存的关键。农资行业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模式,因为产品竞争的低端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模式的领先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如今的农资市场为适应流通的需要,已经出现了众多的连锁品牌,而连锁作为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受到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发展初期发展的稚嫩,真正能够满足农资市场要求,满足经销商要求的品牌少之又少,为什么?孙向东认为,就是因为连锁模式与市场的“不兼容”。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兼容”,造成了企业的运转不灵,造成了经销商的“上当受骗”。

  “千村植保”连锁品牌就是依托先进模式快速崛起的很好例证,而这套模式业界称之为“千村模式”。“千村植保”的快速复制成功离不开模式的精准化运作。

  首先,从系统构成上,“千村模式”由信息平台系统、品牌宣传、技术服务、物流配送、财务结算、教育培训六大支持系统构成。其次,“千村模式”紧紧抓住市场需要。生产商在寻找好的销售渠道,经销商在寻找好的经营方式,农民在寻找好的农资产品。千村植保连锁品牌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第三,在市场加盟伙伴的选定上严把准入关,然后通过总部的智囊团背后支持,营运专员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加盟伙伴做大做强,远离恶性的市场竞争。

  不断创新,以适合市场

  “千村植保”发展仅有4个年头,但在所属市场区域内,“千村植保”已经成为了渠道品牌的代名词和标志性商标,过硬的质量保证,贴心的技术服务已经深入民心,而且“千村植保”现正在以每天新开设10-15家连锁店的速度在各地快速复制和发展。“千村植保”作为一种新型的农资连锁模式,迅速崛起并受到了农资经销商和农民朋友的追棒,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孙向东认为,任何商业模式都不是一招成型的,千村连锁模式在发展中也是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只有创新才是企业永不止步的生存轨迹。他说,千村连锁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始终贯穿其中。到目前为止,千村连锁模式经过了四次升级,在不断的创新中寻找更加适合市场需要的方式方法,寻找新的成长基因。

  第一代千村模式:系统落地。“千村植保”第一代模式诞生于江苏市场,也是“千村植保”创立之初的市场应用模式。在这期间,形成了千村6大系统,即信息平台系统、品牌宣传系统、技术服务系统、物流配送系统、财务结算系统和教育培训系统。这样解决了招商和前期火爆问题,实现了模式运作的流程化、标准化和简单化,为接下来进行千村模式的全国复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代千村模式:文化落地。在江苏市场成熟后,“千村植保”连锁模式开始进行全国复制,相继进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市场,其间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文化体系,实现了加盟伙伴与“千村植保”总部思想的一致性。

  第三代千村模式:品牌落地。以品牌塑造为重点,推出了“千村+5放心工程”,释放了品牌在终端客户群体中影响力以及日后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培养了消费群体对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

  第四代模式:系统为王。通过打造专业化团队,千村系统的各环节操作都由最专业的人员来完成,模式植入的过程快速而且深入。

  增值服务,延伸产业链

  说到农资连锁,多年来各地推出了许多模式,涌现出了许多连锁品牌,其中有昙花一现者,也有停滞不前观望者,还有在不断创新、探索中成长者。那么,农资连锁发展关键需要把握哪些问题,才能在探索中少走弯路?

  孙向东认为,首先,农资连锁的发展不能操之过急。连锁的操作来源于对国家经济形势及行业环境的了解,而关键在于模式的创新和应用,但是模式的探索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千村植保”经过了近4年时间的摸索和沉淀,直到2007年底模式正式成型后开始进入全国市场。在这期间完成了对整个系统的完善成型,同时第一批连锁店在加盟一年后实现了销售额30%的增长。

  目前,千村植保已经在江苏、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湖北、山东等7个省的市场开发了数十家营运中心,逾千家连锁店,到2009年底,将实现4000家连锁店的规模。

  第二,要正视连锁的本质所在,不做表面文章。连锁并不是简单的“六统一”,而是有着深层次的本质,对于连锁肤浅的认识只能导致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千村植保连锁体系的特点在于将基层供销社、基层植保站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职能集合在了一起。既有基层供销社产品供应的职能,也有基层植保站提供技术服务的职能。同时,通过对发展订单农业,也兼具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职能,是一个“三合一”的优质组合。

  第三,依靠服务增值,打造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千村植保连锁体系内,服务始终作为连锁发展的重点。对农民,千村植保持续的技术服务和承诺给农民提供了放心的保证,对加盟伙伴,千村提供了持续的培训和人员支持,辅助加盟伙伴进行模式植入,创造更大的价值。经过了持续的服务后,无论是营运中心和连锁店的销售额均实现大幅度的增长。据2008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凡经营一年的千村植保连锁店整体销售额均增长了2~10倍。

  第四,延伸产业链,实现价值最大化。在千村植保农资连锁的基础上,锦绣千村农村超市、锦绣千村城市农产品超市、订单农业以及农产品基地建设已经相继进入实施阶段。千村实行的是两条线产业链运作,一条是自上而下的放心农资、日用品进村;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农产品进城,通过两条产业链的运作,形成一个包括连锁总部、经销商、零售商、农民、城市市民、生产厂家在内的大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每个部分都能各取所需,并且能够获得升值。

  “中国的农资连锁是在摸索中不断的前进,现在仍然如此。应该说中国农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我们希望中国的农资连锁之路越走越好,为了行业,更是为了农民。”孙向东如是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