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进入10月份以来,山东省德州市正三级40%衣分的籽棉收购价格稳定在3.20元/斤左右。但由于今年当地棉花大幅减产,植棉效益下降,目前已有部分农民拔棉种麦,还有的棉农表示明年将减少或不再种棉。
德州市是全国重点产棉区之一,今年该市植棉面积232万亩,比上年下降19%,降至7年来最低点。9月上旬,当地连续多天阴雨天气,棉花品质和产量大受影响,棉花减产20%以上。
今年新棉上市以来,虽然,籽棉收购价格维持在3.05-3.20元/斤,比上年平均收购价格上涨30%左右。若按平均销售价格 3.10元/斤、亩产420斤计算,亩产值1302元。而今年农资价格下降,植棉成本较上年降低,亩均直接成本396元,亩毛收入906元左右。但是,今年粮食价格上涨较快,按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计算,亩产值2120元,除去直接成本,种粮毛收入大约1420元左右。这样一算,即便不包括84元/亩的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种棉也比种粮食每亩少收入500元左右。如果雇人拾棉(0.35元/斤或45元/天),每亩拾棉费640元左右。
近几年来,种粮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强度减轻,用工减少。种棉投入多、机械作业率低、劳动用工多。种粮有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种棉花仅有棉花良种补贴,且补给良种企业而不直补给棉农。
目前德州市棉花采摘率70%以上,而收购量不足20%,棉农惜售心理较重,多数存棉不卖。而棉花收购企业已出现购销价格倒挂现象,每吨皮棉亏损200元左右。不少棉企寄希望于后市,囤棉待售。
由于今年植棉效益下降,目前德州市部分棉农开始拔棉种麦。若今年棉价维持现有水平,将影响明年的植棉面积。( 马俊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