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未到,茶已飘香,正所谓“世博情暖茶先知”。中国传统名茶将以崭新的姿态走进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谱写一曲挺进联合国、茶香飘世界的全新篇章。日前, “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签约仪式暨世博茶经济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吸引了多方人士热烈参与,包括中国传统名茶产地政府、企业代表,以及全国茶界专家和代表等。
本次活动由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上海市茶叶学会、“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管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管会根据现有16家由当地政府和茶企业报名的传统历史名茶中,按照联合国馆的“硬指标”和招管会制定的严格规定,先期定格“安溪铁观音”“都匀毛尖”“湖南黑茶”“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大红袍)”“润思祁门红茶”“一笑堂六安瓜片”“天目湖(富子)白茶”“张一元花茶”等九大传统名茶作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
目前“中国世博十大名茶”还剩一家尚未确定,这最后一席留给谁?谁将获得最后一张世博会联合国馆入场券?谜底留待后续揭晓。
据“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管会透露,入选联合国馆的中国名茶将严格限制为10种,并涵盖六大茶类。最后一家名茶的定夺,将依据中国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在六大茶类所占比例,在原来和此后申请报名的茶类中评审确定,中国茶界将拭目以待。
本次活动还就“世博茶经济”和“中国茶走进世博如何才能难忘”等话题进行了演讲。
好“茶”知时节
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人盼望已久。明年5月1日,有着五千年茶文化历史的中国茶第一次走进世博会联合国馆,中国茶界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站上了跨越发展的新跳板。
从神农氏发现茶到今天,中国茶界终于兑现了一个承诺。中国茶经历从药用、食用、饮用到品用四个阶段上,只有在今天终于跨上了一个最高的历史台阶,开辟了世博会史上的新天地。
中国茶界将积极策应中国茶走向世界开发战略,抢抓机遇,错位发展,以特取胜。按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理念,以及“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和“城市和乡村的互动”的5个副主题,中国茶人同样作为既是美好生活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体验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溶入到世博会的一壶茶中,冲泡城市生活5杯茶,创造出“喝茶,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喝茶,让人类生活更健康”的精彩样板。
中国茶产业瞄准世博会影响全世界的后续发展定位,实行绿色、有机、无公害茶叶制造和茶叶深加工,努力走出一条“21世纪世界饮料市场成为中国茶饮料独步天下”的开发之路。中国茶与世博之精彩共同携手而来,带给世界的是当今中国茶文化的万分精彩。新的起点,新的风范,新的感受,均在茶烟袅袅、氤氲醇香中担当着中国茶上演联合国馆文化体系大片新角色。
好“茶”凭借力
为了中国茶美好灿烂的明天,中国茶界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而今中国茶已经步入了生产加工的快速期,产品精加工的提升期,重新洗牌的的起步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喝茶有益于健康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许多国外竞显风流的茶品牌企业纷纷落户中国,生产出绿色健康的茶饮料,并出口世界享誉海内外。
茶叶的精加工发展较快,茶多酚、茶食品系列、茶牙膏、茶餐、茶化妆品等改善了人们生活质量,中国茶凭借规模和品质成为“世界上最大茶叶消费国”;投资环境的日臻优化,海内外投资商看好中国产茶区这块风水宝地,极大加快了世界茶产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工作之余,品茶休闲成为中国人的自觉行动。
然而,这只是一个起点,离世界发达国家的茶产品尚有一段距离,知不足才能奋起,抢机遇才能跨越。2010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是一次展示中国茶产品的绝佳平台,十大名茶世博评选震撼登场。在联合国馆“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主题的渲染下,演绎出“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世纪绝唱。世界需要了解中国茶。
缕缕茶烟起,浓郁的东方风味将在联合国馆中腾升,香飘世界。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中来了中国茶,来了中国茶文化元素,这在人类世博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茶借助联合国馆这一世博会至尊平台,不仅把中国茶文化带给了世博会,而且带给了全世界。
好“茶”共描绘
中国茶走进世博会、走进联合国馆,这对重塑中国名茶在国际上的影响,扩大中国茶在世界上的美誉度,理清中国茶和中国传统历史名茶在国际上的概念,推动中国茶走向世界,将产生极为重要而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茶文化发展史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开发史。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开放包容,缘结五洲。神农氏发现茶,成就了世界茶叶的繁华,中国“茶祖”吴理真种下茶,振兴了世界茶经济,中国“茶圣”陆羽写下世界上第一部《茶经》,提升了人类喝茶的品位。人说“天下茶人是一家”,如今2010上海世博会平台构筑,地脉相亲,人脉相亲,商脉相融,中国茶商之间合作领域越来越深,合作前景越来越好。
如果说,上海世博会和后世博时期是拉动中国茶产业经济的增长点,不如说,蕴藏着巨大商机的上海世博会则是照亮中国茶文化产业的一座灯塔,而这座灯塔能够为中国茶文化产业指明全新的发展机遇,指明持续不断的“后续效益”,指明振兴茶经济的一种转机。中国茶界衷心希望中国茶品牌通过世博效应,赢得“后世博效应”的丰厚回报。这正是:
延续传统茶,演绎新角色,中国名茶十大品牌齐上“世博”;
放下单一茶,呈现新品位,中国茶市无限风光更在“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