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毕业后准备去哪里工作?”
“我不想说,我的想法很多人不能理解。”
“说说看,我帮你参谋参谋。”
“我准备回老家村里放羊,积小成大将来办个现代化养殖场。”
“回乡创业,我能理解。”
“你能理解,村里人不一定能理解,读了几年大学又回了村里,人家是要笑话的。”
这是山西农业大学正面临毕业的两个大四女孩子的对话。
一些大学生不再热衷于留在人才扎堆的大城市,而是选择回乡创业,这是近两年出现的新现象。但是这种新现象,却让许多村民难以理解和接纳。“上完大学又回来当老农民,是不是在外面‘混背了’。”诸如此类的说法给许多返乡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蒙上一层阴影。
从小熟悉的村庄和街坊四邻,因为缺乏语言肯定和精神接纳,致使一部分返乡大学生对自己的事业规划产生了质疑、失去了信心,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想法因缺少滋润而走向枯萎。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乏返乡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但这些成功的例子,无一不是得到了当地政府及周围人的认可和帮助。
现今的大学生,他们并不缺乏才华、激情以及对“三农”事业的向往,他们缺乏的是即将融入的农民群体的认可和接纳。靠着这些认可和接纳,返乡大学生更容易度过了先期其他的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促进农村的发展。
就像刚刚破土的春苗需要阳光雨露一样,返乡的大学生最盼创业的“明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