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芭田多途径发展缓/控释肥促农发展

□ 段继贤

图为芭田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芭田缓控释肥效果试验测试。资料图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等因素,致使对粮食和农产品的产量、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一场新的生态农业革命——优质、高效、健康、环保的新农业正在兴起并蓬勃发展。在这场汹涌澎湃的生态革命中,缓/控释肥料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芭田公司)早在1996年就致力于开发缓/控释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而且芭田公司还是正在修订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国标的修订人之一和标准起草人。

  缓/控释肥作为新型环保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生产无公害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的首选肥料,也是解决持续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缓/控释肥是结合植物营养与施肥理论和控制释放高新技术,考虑作物营养需求规律,采取某种调控机制技术延缓或控制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释放期与释放量,使其养分释放模式与作物养分吸收相协调或同步的新型肥料。

  缓/控肥料在养分上可以按作物所需养分进行配方设计;在供肥上可以按照作物不同生育期养分要求进行控制释放;在施肥上可以一次基施,不用追施;在耕作上可以简化农业耕作;在效益上,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省工节肥,减少过多养分对环境的污染,发展缓/控释肥料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缓/控释肥料被誉为21世纪肥料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或冠以“21世纪的理想肥料”之称谓。

  芭田多途径发展缓/控释肥料

  芭田公司早在1996年就致力于开发缓/控释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先后同国内外多家知名科研院校合作,多途径引进和创新各项技术,开发出系列缓/控释肥产品。从包裹肥到包膜肥,从溶剂包膜到生物降解无溶剂包膜肥料,从树脂包膜到硫包膜,与此同时还运用生物化学技术创新出稳定性肥料,并应用创新的异粒变速技术将控释肥与常规肥有机结合,开发出低价位并保障作物全生育期养分需求的控释BB肥。

  上述技术成果均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不断创新,使工艺更加合理,品种多样,控释效果提高,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以一种新的施肥理念改变着传统的施肥习惯。

  芭田缓/控释肥主要创新技术

  1.在引进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1996年从郑州乐喜施磷复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引进包裹型复合肥专利技术和2001年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引进树脂包衣尿肥料非专利技术以来,芭田建立了相应的车间,产品已经规模化生产。在引进的基础上再自主创新提高,使工艺更加合理,品种多样,控释效果提高。两项技术如下:

  (1)包裹控释肥技术:是利用微溶性的二价金属磷酸铵钾盐,包裹尿素或硝铵,通过反应性粘结剂,使形成的MM'PO4·mH2O包裹层具有致密的多孔结构,以控制养分的释放。包裹控释肥料的特点是核心和包裹层都是肥料,全是营养物质,不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友好;每粒肥料均含有速效、缓效氮磷钾,可满足作物不同时期的需要。

  (2)包膜控释肥技术:是采用水分透过率很低的高分子树脂作为包衣材料,将其均匀喷涂于肥料颗粒表面,使其形成一层水分渗透性很低的树脂膜包膜控释肥,可用包膜的厚度控制养分释放时间,使控释肥料的溶出速度与作物吸肥规律基本吻合。

  2.自主创新技术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加快缓/控释肥的发展,聘用国内外专家与自己研发团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联合研发攻关,取得显著成果:研发出生物降解无溶剂包膜技术、复合肥长效缓释技术、硫包膜技术及异粒变速技术。

  (1)生物降解无溶剂包膜技术:

  生物降解无溶剂包膜解决了过去溶剂包膜技术中溶剂回收损耗和污染的问题。包膜率为3%-5%,氮素初始释放时间小于15%,28天累积释放小于75%,相应释放期释放累积大于80%。控释时间可从60天~360天,解决了以往溶剂包膜技术中溶剂回收损耗的问题,且所用包膜材料均为可降解材料,生产中损失能耗低、生产成本低、控释效果好,对环境无污染。

  此项技术己先后在深圳松岗和江苏徐州建立了生产线。主要产品有无溶剂包衣尿素和包衣复合肥。如包衣尿素产品中氮≥44%,包膜率<5%,初始溶出率<15%。通过已包衣尿素为主研发的控释BB肥有金光控释BB39%(19-7-13)、春风控释BB肥41%(21-8-12)、好雨控释BB肥43%(20-10-13)。

  (2)复合肥长效缓释技术:

  利用生物化学途径抑制土壤中酶活性抑制氮的硝化、反硝化、氨的挥发,提高磷的活化效率,达到延长肥效期,提高利用率效果。此项技术是芭田公司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创新的成果。首先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对多种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进行反复试验,筛选出最佳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其次进行不同添加剂用量对肥料养分释放的影响以及同一种添加剂不同工艺条件对肥料养分释放的影响,确定用量及组合;再次是通过不同添加剂组合配比试验、不同肥料品种上肥效试验,以及最佳添加工艺等筛选,最后根据价值工程学分析,最终筛选出效果最好的长效添加剂及其产品。

  运用此项技术生产的稳定性肥料,可以减缓土壤中肥料氮转化速度,促进提高磷的活化效率,使得养分释放速度和作物生育期需肥特性相吻合,提高肥料利用率。磷的活化技术,土壤活化P提高13%。控氮技术,有效氮提高15%-30%。

  此项技术目前已经在高塔和常规生产线上应用,推出产品有:长的好41%(22-10-9)、长的妙41%(18-11-12)、长的壮41%(19-7-15),同时在其它产品中也有运用,效果显著,深受农民欢迎。

  (3)硫包膜技术:

  利用公司无溶剂包膜技术与常规硫包技术相结合,解决了常规硫包中长途运输过程中膜易碎的问题,产品达到行业标准I型要求,初期释放率小于25%,静态氮溶出率小于35%。在施用中提高氮肥利用率,保持土壤氮素肥力,减少氮损失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增加作物产量,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作物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15%以上,同时增强农作物抗寒性和耐旱性。现在建立可生产I型硫包尿素(N≥37%)生产线。

  ⑷异粒变速技术:

  异粒变速控释技术是与华农大合作创新的,利用不同缓/控释技术根据不同作物对营养需求规律,使肥料的释放与作物的需求同步,促使与缓/控释相结合,比单一缓/控释肥料更科学,肥料的释放与作物对营养吸收更协调,肥料利用率更高、效果更好,成本更低,适合在大田作物推广使用。

  芭田在缓/控释肥开发中

  还有下列技术创新:

  1.深入研究了圆盘、转鼓、喷浆、高塔等不同工艺生产的包肥的肥芯对控释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开发出适合包膜工艺的肥芯以提高控释肥的效果并降低成本。

  2.对各种不同类型添加剂的单用和组合使用以及添加工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开发出适合不同地区土壤环境的各种添加剂,提高肥料利用率。

  3.针对不同作物需求,利用多重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促进缓/控释肥在大田作物上的使用。

  4.设备上的创新,做到一套设备可生产两种工艺产品。

  芭田缓/控释肥在不同作物上应用效果

  1.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芭田控释肥在水稻上的试验示范与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分别安排在广东省澄海、连平、揭西、连州、汕尾、潮州6个点进行一次施入35公斤/亩,试验表明(表一):

  2.在叶菜上应用效果

  长效缓释肥(22-10-9)在江门地区菜心上试验,一次施用能够满足菜心对整个生育期养分的需求,比常规分次施肥增产11.3%,维生素C、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分别为4%,肥料农学效率提高30%,硝酸盐的含量降低16%,并且减少人工施肥成本和次数。减少20%肥料用量对产量影响不明显。

  江门白菜上施用长的妙肥料(18-11-12)和常规对照试验表明,在减少1/3的养分用量下,白菜分别增产53.3%,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平均增收在18%以上。

  深圳公明试验基地木耳菜盆栽试验表明,包膜控释肥(20-6-10)比常规肥增产15%,氮素肥料利用率达到48%,分别比常规肥提高7.9%。

  3.在玉米上试验效果

  在广东客家地区平远县玉米试验中施用缓释肥长的状(19-7-15),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在减少总养分40%左右条件下,产量增产4.7%,节省肥料开支48元/亩,促进增收146元/亩。整个生育期叶色未出现转黄现象。

  4.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山东烟台地区小麦上施用长效缓释复合肥(22-10-9)比普通复合肥产量均有提高。亩增产11.5%,每亩平均增加分蘖1.8万,每亩穗数平均增加1.6万。

  5.在其他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在深圳公明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包膜尿素较尿素使当季芹菜增产9.5%~13.5%,氮素吸收增加6.5%~7.8%,氨挥发损失N减少13.2%~17.5%,氮素利用率提高16.2%~28.5%,芹菜植株硝态氮含量降低38.2%~45.6%,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品质改善。

  广东湛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等养分下控释肥比常规处理增产12%~16.0%,比常规分次施肥增产3.5%~6.0%,Vc、粗蛋白含量比常规施肥平均提高16.3%和28.6%。

  芭田缓/控释肥产品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等因素,致使粮食和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一场新的生态农业革命——优质、高效、健康、环保的新农业正在兴起并蓬勃发展。在这场汹涌澎湃的生态革命中,缓/控释肥料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缓/控释肥作为新型环保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生产无公害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的首选肥料。芭田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多途径发展缓/控释肥料,走沃土富民之路,并始终重视缓/控释肥产品技术推广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农民免费测土服务,指导农民合理选用缓/控释肥料(表二)

  在广东多个地区建立玉米、水稻等作物缓/控释肥示范田,取得良好的示范试验效果。通过这些示范田给农民传递缓/控释肥料科学的施肥方法和相关知识,通过示范后的口碑宣传,把缓/控释肥知识和施肥方法传播给农民用户,改变农民施肥和用肥观念。

  2.“芭田热线”直接服务于农

  通过开通“芭田农化服务热线”,除了指导农民朋友对常规肥料的正确选肥、科学施肥外,还解答了缓/控释肥的优点和功能以及如何选择和施用方法等问题,服务区域遍及全国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

  3.利用报纸、书刊、电台等媒体宣传缓/控释肥知识

  通过与多家媒体合作,如《广东农业科技信报》、《中华合作时报》、《南方农村报》、《农资导报》、《广东肥业》、《广西南方科技报》等报纸杂志长期合作,开展送化肥下乡、送科技下乡、送服务下乡的服务三农行动,不间断地开展缓/控释肥技术培训和指导。

  2008年推出了以基础施肥常识为主的漫画人物芭田小博士田田漫游全国乡村的故事《田田漫游记》,投资经费超过15万元,内容涉及海南、广东、广西、山东、河南等多个省区,肥料涉及常规和缓/控释肥,免费在全国范围发放3万册,并在《广东农业科技信息报》分6期增刊连载,直接惠及农民读者超过35万人次,间接受益超百万人次。

  4.开展优质农产品高端用户植物营养套餐服务

  为提高农民对合理施肥和人体健康关系的认识,充分发挥施肥技术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领导下,开展了“芭田植物营养套餐技术服务”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活动。

  通过筛选优秀种植户,建立试验田、示范点,将农民的常规施肥方法和“芭田植物营养套餐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用看得见、摸得着、最直接、最客观的形式展示“芭田植物营养套餐技术”的优势,而且使农民们一看就懂,一听就会。根据试验示范的情况,总结“芭田植物营养套餐技术”的最佳模式,增产增收效果,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然后通过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芭田植物营养套餐技术”培训,最终将“芭田植物营养套餐技术”向全社会推广。其中缓/控释肥料无公害施用技术服务为主体技术之一。

  5.芭田缓/控释肥农化服务的保障体系

  1)拥有一支专业的农化服务专家队伍;2)设有先进、完备化工生产企业一级农化分析实验室;3)建立土壤数据库、大棚、试验田;4)配备服务直通车。

  目前我国缓/控释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工艺技术百花齐放,产品多种多样,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缓/控释肥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尽管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然而现在国内化肥市场还是以单质肥和复合肥为主,缓/控释肥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常规肥料。

  芭田公司以“科技予农,富强大地”为己任,定位于“食物链的营养专家”,坚持“缺啥、补啥,吃好不浪费,吃好人健康”的施肥服务理念,大力发展缓/控肥料,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产业化水平,开发低成本高效产品;采用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缓/控释肥知识和施用技术,提高农民施用缓/控释的自觉性,促进土地持续富饶、生态环境良好、农业优质丰产、农民增收富裕,持续达到地强民富,为我国及世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作者系芭田总农艺师)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