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薛城 特约记者 马志伟)10月28日上午,北京马连道国际茶城广场前锣鼓喧天,彩旗招展,茶香飘扬,主题为“高山乌龙·闽中独秀”的福建省大田县高山乌龙茶(北京)推介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继举办香港、福州推介活动之后,大田县茶叶推广的又一重大举措。
高山乌龙 闽中独秀
大田县正合“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境内千米以上高山有175座,峰峦叠翠,云雾缭绕,素有福建森林“绿色宝库”之称。近年来,大田县率先推行了“猪-沼-茶”特色种养模式,出产的高山生态茶系列,广受好评。
大田茶产业,已经成为福建茶叶发展的排头兵,被评为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全国绿色茶叶基地县。此次展销推介会,以“高山乌龙·闽中独秀”为主题,旨在推介大田独有韵味的高山云雾茶,向全国传播和弘扬高山云雾茶文化,提高大田高山生态茶的知名度。
在开幕式上,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蒋绍丰高度评价大田县茶产业发展模式和成就。蒋绍丰认为,大田县茶园面积已经位居福建省第二位,年产值位居第一位,大田高山生态茶已经成为推动大田新农村和谐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快速发展的大田县,已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大田高山优质茶得到茶叶专家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茶产品远销东南亚、台湾、香港、北京、广东等地。
大田县以“高山云雾”茶系列品种高山优质乌龙铁观音、金观音、金萱等闻名。为了提升大田高山茶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大田县致力高山茶的品牌建设,县里为大田高山茶统一注册了“仙顶”牌,各茶叶公司、茶农纷纷注册了各自商标。大田“高山云雾”茶系列品种已经涵盖高山优质乌龙茶铁观音、金观音、金萱,绿茶、红茶、雪山毛尖等。其中,“仙顶”牌乌龙茶、绿茶获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东方美人”获国际名茶金奖。
此次推介会上,大田茶企不仅带来了高山生态云雾乌龙茶,还带来了独有韵味的高山红茶。新上市的秋季乌龙茶以及春季红茶,为马连道茶人增添了一股别样的感受。
宣武区副区长李岩代表东道主致辞说,宣武区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马连道茶产业发展。宣武区“三二九”规划中,未来的马连道将以茶产业为中心,高楼林立,商业与办公楼比肩。此次推介会,是宣武区和马连道茶产业“产销”对接战略的继续,是产销优质资源的重组。宣武区政府欢迎大田茶企入驻马连道,愿意积极支持大田高山云雾茶在北京和全国市场的推广。
闽台农业合作典范
大田茶叶历史悠久,清朝曾为晋京贡品,康熙字典中就有对大田茶叶的专门注解,生产的“大仙峰茶叶”驰名海内外。200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新思路的领导下,大田茶产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自2003年以来,大田高山生态茶发展迅猛,每年新开发高标准生态茶叶生产基地7000亩。2004年,县里便顺势出台了扶持茶业发展的补助政策,大大激发了茶农的发展热情。近三年来,县里拨出补助款项超出千万元,大胆地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茶园抵押担保贷款。
2008年底,大田生态茶园总面积近6万亩,茶叶加工厂超过1000家,年产值近3亿元,带动了7万多茶农增收致富。大田县县委书记赵荣生说,大田优质高山云雾茶,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目前,大田茶产业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典范。1999年,大田县以优惠条件引进台商创办了大方广茶业公司,成功开发了屏山高山云雾茶后,逐渐走出了一条兴茶之路。大方广的成功,吸引了一些台商前来大田投资高山生态茶。目前,全县已经发展了五家台资茶企,成为闽台农业合作的一个典范。
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大田高山云雾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此次北京推介会是近期马连道开展的第二场福建乌龙茶推广会,北京福建茶业商会会长高晨生说,“依托马连道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包括大田高山云雾茶在内的福建茶,一定能创造新的辉煌。”
赵荣生对大田茶产业充满信心,“借助‘海西’迅猛发展之力,大田高山生态茶将迅速在海西各大城市飘香。大田茶叶有绵长的过去,生动的现在,也一定有美好的未来,大田高山生态茶的辉煌明天必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