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1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还可以这样喝


  饮茶饮的是泡出的茶水,可是茶叶中还有许多不溶性成分,如纤维素、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不溶性矿物质等,其含量高于可溶性成分。而且就算是可溶性成分,也无法在冲泡中100%溶于水。这些没有被利用的成分包含很多对身体有益的成分。 

  因此有时候改变一下茶叶的消费方法,用食茶代替饮茶,就能更加高效利用茶的保健效果。      

  最早的食茶就是嚼鲜叶

  食茶虽然不如饮茶盛行,但历史却比饮茶悠久。

  人类利用茶叶就是从食茶开始的,最早的方法是生嚼茶鲜叶,此后才是烹煮做菜或茶粥。 

  在《晏子春秋》中就有“茗菜”的记载,在《晋书》中有“茗粥”的记载。唐宋时期,将茶鲜叶蒸软加工成团茶、饼茶,有龙团凤饼之称。 

  饮用时将茶磨成粉末状冲饮。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就具体讲到泡茶时怎样把茶叶碾成粉,如何搅拌成茶水。这种饮用法其实也是将茶与水搅拌均匀后全部服下,确切地说应属食茶法的一种。同时从唐朝开始散茶的加工法逐渐完善,到了明代朱元璋下诏“罢早龙团”,茶叶生产以散茶为主,于是喝茶也在这个历史变革中逐渐占据主流。 

  中国唐代及宋代的粉末状茶冲饮法在当时传到日本,成了抹茶法,并与日本文化结合逐渐形成日本茶道,一直流传到今天。中国的一些地区还保留着独特的食茶法。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布朗族的酸茶,土家族的擂茶等。 

  目前,由于茶叶的保健成分被一一发现,食茶法又被人们重新关注。加上技术的进步,如低温粉碎技术的出现,使茶粉的加工业工业化。市场上的茶叶食品品种逐渐增多。    

  茶叶是天然食物保鲜剂

  现在市场上的茶叶食品主要涵盖糖果类、糕点类、面类、豆制品类、奶制品类、鱼和肉制品、调味品、酒类、茶粉九大类。其中糖果类、糕点类、面类、茶粉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吃到,如茶叶果冻、茶叶羊羹、茶叶面包、茶叶面条、抹茶粉等。

  在食品中添加茶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让食用者能更好地吸收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还能改进食物的口感和色泽,让食物带有茶叶的清香,也能用来去除鱼、肉的腥气。由于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不同茶类的颜色不尽相同,因此添加不同的茶类能让食物色泽更丰富,茶叶就如同天然色素一般。而茶叶的抗氧化作用和杀菌作用使食物容易保存,起到天然食物保鲜剂的作用。

  自己动手做茶叶食品

  大多数茶叶食品的加工过程并不复杂,炒菜时随手加几片茶叶,或揉面时加入一点茶粉,这些举手之劳就可使食物的色香味焕然一新。不过所用茶叶也小有讲究。 

  食茶中所用的茶叶一般都比较嫩,可用茶鲜叶,或将成品茶冲泡,使其张开恢复自然形状后挤干水分使用。有的茶味道苦涩,须冲泡两三次后再食用,茶汤自然可饮用,饮茶食茶两不误。茶粉则可以用现成的,或自己用食品粉碎机将茶叶磨成粉。 

  下面介绍一些茶叶食品的做法,有兴趣的茶友可自己在家尝试一下。

  凉拌茶  这是云南基诺族的传统食茶法。先将鲜嫩茶叶揉碎,加入切碎的黄果叶、辣椒、大蒜及适量的盐,再加入少许清水,拌匀后当菜吃。也可有其他的做法,例如将绿茶冲泡后挤干水,与菜油、酱油和炒熟后磨碎的芝麻一起凉拌。

  竹筒酸茶  这是云南布朗族的传统食茶法。在雨季,将茶鲜叶蒸熟后,先在阴暗处放十多日,待其发霉后,将茶填入竹筒中,将竹筒密封后埋入土中,一个月后取出食用。竹筒酸茶的味道类似腌菜一样酸酸的。在泰国、缅甸、日本的一些地区也有腌制茶叶的做法。   

  擂茶  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土家族的擂茶也是非常有特色的食茶法。将茶鲜叶以及炒熟的花生、芝麻、米等,连同生姜、盐、胡椒等放在擂钵中,用木棒压碎成糊状,然后将压碎的食物倒入碗中,冲水食用。     

  茶叶炒菜  有茶叶的菜肴已为大家熟悉,如龙井虾仁、碧螺虾仁、祁门鸡丁、香茗脆皮鱼等茶膳,已成为名菜。一般的做法是将茶叶冲泡后捞出挤去水分,像用一般的蔬菜或姜蒜一样,把茶叶和虾、肉、鱼炒在一起。同时把茶汁也倒入锅中一道烹制。这样做出的菜不但没有腥味,而且茶香宜人味道爽口。 

  茶叶汤、羹  在菜汤、肉汤中加几片嫩茶叶,或在奶油汤中溶进一些茶粉。在做羹时,也可将茶粉拌入淀粉中。   

  茶叶油炸食品  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调油炸食品的面粉糊时,放少许茶粉,另一种做法是将茶鲜叶或冲泡过的茶叶蘸上面粉糊去油炸。    

  茶叶粥、饭  将5克到10克的茶叶用沸水冲泡后,加大米及水煮成粥或饭。也可以直接将冲泡过的茶叶切碎,用盐腌一下,拌饭吃。 

  茶叶面食  在做面条、饺子皮、大饼、馒头、包子等面类食品时,在面粉中掺入少量茶粉,可使这些面食的颜色变得诱人。以做面条为例,按4%的比例将绿茶粉加入面粉中,然后按正常的面条制作流程制作,便可做出绿茶面条。在做面包、蛋糕、饼干时,可在面粉中加一匙绿茶粉或红茶粉,也可以将成品茶切碎后使用。      

  茶味奶制品  这种茶食品做法相当简单,就是在现成的奶制品中加入少许茶粉。 

  比如在牛奶煮沸时,加少许茶粉拌匀,就成奶茶。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做出的奶茶虽然味道与在茶汤中加奶的相近,但保留的营养价值更多。

  茶叶果冻、茶叶羊羹  将茶粉与糖、琼脂一起加热拌匀后冷却成形,即成茶叶果冻,也可再加牛奶或豆奶,提高口感。做茶叶羊羹时,先将红茶与砂糖、红豆沙、饴糖拌匀后,再加琼脂冷却成形。      

  抹茶法  这是日本茶道的做法。抹茶是用碾茶磨成的非常细微的茶粉。抹茶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滋味鲜爽,苦涩味少。泡饮法为,在抹茶粉中加入热水后快速搅拌,当茶与水拌匀起泡时,便可饮用。茶粉与茶汤一起服下,也是有效的食茶法。(张弼廷)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