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广东深圳地铁在同一天内发生两起安全事故,一名工人不幸遇难。而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深圳地铁施工工地已发生多起安全事故,死亡人员超过13人。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地铁工程共发生安全事故及险情14起,包括安全险情12起,伤亡事故两起,共死亡5人。其实,作为市政建设的重要工程,深圳地铁施工一直处在高密度的监管之下,但是,事故仍然接连发生。
10月2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的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在建变电站施工时,脚手架突然坍塌,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4人轻伤。这不是该公司第一次出事。就在今年9月10日,冀东水泥公司二期工程发生事故,致使6人死亡,1人重伤。为此武川县还成立了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组,对冀东二期建设工程进行全面停工整顿,对一期生产线和矿区进行安全生产大排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治。然而,6条人命的教训和政府的高调介入,竟然没有阻止第二次事故的发生,大概企业也觉得“债多了不愁”吧!
同样的事故还不止这些。10月26日23时许,河北省高阳县大世界购物中心在建工程现场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一死二伤。据悉,该商场是高阳县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建设资质齐全。更令人惊讶的是,从今年4月28日开工以来,该县建设局一直对其进行安全监管程序。重要的项目就意味着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管理,难道也意味着更多的事故?
以前常说,压力有多大,动力有多大,可看看上面的事故,这句话似乎不适用了。高度的重视,高调的监管,不但保证不了安全生产,有时甚至成为事故的助推器。一些企业认为高压监管下不可能存在任何细微的隐患,不可能出现哪怕是丁点儿的安全事故,从而自身放松了警惕。因此,我们不仅要警惕监管空白的隐患,更要警惕监管高压下的思想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