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11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照亮心灵的明灯

□ 方文保

  那是1992年的冬天,我被招工到一个偏远的山区信用社工作。

  山区的条件本来就很艰苦,但到了单位后,眼前的一切还是令人难以想象:简陋的办公设施,没有电视信号,用水要到三里外的小溪边去担,更要命的是自己还要学会生火做饭,我的心一下子跌进了谷底。直到有一天……

  那天下午,我正在埋头记账,一个农民模样的客户走进营业厅,将一个装有零钞的编织袋和一本存折往柜台上一放:“帮我存一下,存折我等会来拿。” 然后转身就走。

  “大叔,你的钱还没有数呢?”我急得站起身来大声叫他。

  “我信得过你们!”客户头也不回地走了。

  “信得过我们?”我愣在那里。原来,信用社在淳朴的山里人眼里是如此的神圣和值得信赖!那一刻,我分明感觉到自己的自私和渺小,一种从未有过的坚定和责任在我心头油然涌起。

  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每天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养分,工作就像一曲激昂澎湃的歌。外人看来枯燥乏味的日子,我却过得有滋有味。听到贷户们说“日子越来越好过,贷款帮了大忙”的话时,我更加理解和懂得了为“三农”服务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十几年后,农信社深化改革,我也由当初一名普通员工走上了基层信用社领导岗位。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我带领自己的团队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采撷着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过去那种低矮的平房已被宽敞明亮的办公大楼代替;昔日手工操作变成了现在的电脑自动化;央行票据成功置换和兑付让农信社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综合系统通存通兑与“金农银联卡”发行为农村信用社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尤其是省联社近年来开展的“标准基层行社创建”和“金融服务家家到”更让大家对农金信合事业充满希望。

  一句信任,成为照亮我心灵的明灯,使我这颗曾经浮躁、迷失的心踏踏实实扑在了这份平凡而又有意义的工作上,并时刻成为鞭策我前进的动力,让我自豪,也收获着责任和理想。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