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1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社30位教授平均每年在合作社工作30天以上


  本报讯  从2006年至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供销合作社依托杭州市农科院的优势学科,组建多学科、实力强的“推广教授”团队,深入由该社领办的合作社基地、种养植示范区,项目对接,建立农技推广示范站。

  “示范站真正把科技送到了社员手里。”萧山区社党委书记、主任楼增明介绍,从良种推广到种(养)植、从标准化作业到流程化管理,市农科院栽培、育种、植保、土壤等五六个学科的教授们都在现场讲解、指导,社员们有什么问题都能及时解决。

  “以产学研合作为龙头,以示范基地为载体,以合作社农技人员为主体”的农技推广新模式,缘于萧山区供销合作社对为农服务职能的深入思考。该社合作指导部经理孙卫根指出,当前萧山区的农技推广面临两大难题:科研院所拥有技术成果没有推广任务,负责推广的地方农技人员不掌握技术成果;农技推广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农业生产的周期又长,单靠供销社、合作社或科研院所的力量远远不够。

  建起了示范站,如何保障教授们长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经过研究,区供销合作社出台多项保障措施:每年与杭州市农科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按季度、月度分解合作项目任务书,在杭州市农科院设立“推广教授”和“推广研究员”岗位,让专门从事农技推广的老师有“名分”,重点指导农技推广的实际效果。目前杭州市农科院有30多位“推广教授”,平均每年在供销社合作社工作30天以上。

  “农技推广示范站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农民兄弟的欢迎,今年万农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冬闲田开发项目’和‘生态米基地建设’两个项目列入杭州市级财政资金扶持项目;新民蔬菜合作社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列入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目前萧山区社已在蔬菜、苗木、粮食种植、水产、蚕茧养植、冷冻库、保鲜库、农技等建立了36个。”楼增明告诉记者,目前这些示范站已累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近千项,培训农民10000多人次,建立绿色生产基地80000多亩,推广蔬菜、农林作物良种20000多亩,每年产生的效益超过亿元。(方贤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