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贵阳市一栋居民楼的一层商铺,一块绿底白字的“绿色回收站”招牌的店面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罗定勇在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的帮助下办起来的废旧物品回收站,当记者赶到时,他正忙着整理小区居民送过来的废旧物品。
罗定勇是四川人,已到而立之年的他十几岁就来到贵阳,一直靠走街串巷回收废品为生。2006年4月的一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从游走收破烂转身成了“正规军”,被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收编”,成为贵阳“绿色回收站”中的一员。“过去走街串巷收破烂的收入只够我自己用,成立‘绿色回收站’后,我有了定点收购场所,我所在的小区中上千户居民都很认同这里。”罗定勇高兴地告诉记者。随着废品收购量的增多,他的收入也比原来增加了,生活也更有保障,现在全家人都从四川老家到贵阳团聚,一家人和睦融融。
到2009年2月,像罗定勇这样的绿色回收站,贵阳全市已建成近500个。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总经理廖开阳介绍说,“从2006年起,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结合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际,在贵阳市委市政府及工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开始建设绿色回收站,从物品回收的源头抓起,其从业人员按照“七统一,一规范”通过严格培训,规范和约束了贵阳市回收行业的发展。”
贵阳作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中唯一的省会城市,被国家商务部列为首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而绿色回收站的建设仅仅是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中的一小部分。根据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全市将建立社区回收网络、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四大环节。该体系明确,在全市将建立447个社区回收站,构成社区回收网络,完成生活性再生资源和企事业单位生产性再生资源的回收;建立由废旧物资分拣中心和报废汽车拆解中心组成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通过对废旧物资的预处理加工,增加废旧物资的附加值;建立由废旧金属交易市场、旧货市场和废旧物资交易市场组成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打造废旧物资交易平台;建立包括废旧塑料加工利用和废家电及电子产品处置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深化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通过该体系将实现从废弃物到回收加工循环,再到产品或生产原料的再利用,从而有力地推动贵阳市循环经济建设。
过去,贵阳市绝大多数经营企业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停留在简单粗加工、切割、拆解、粉碎、分类打包阶段,还未形成一个集回收、分拣集散、利用为一体的网络体系。由于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行业处于无序和恶性竞争中。
“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的建设对于规范本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市场,改进废旧物品加工能力,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廖开阳告诉记者,“如果把人们眼中的垃圾处理利用好,不但能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在报废汽车拆解中心,几十辆待拆解的报废出租车整齐排列,老旧公交车、小轿车、货车都可以找到。记者在该中心看到,工人们正忙着进行车辆拆解作业,他们分工明确,有的用专业切割设备拆解,有的将切割下来的零部件分类整理,拆解现场井然有序。据了解,该中心的年拆解能力达到5000辆。
截止到2009年2月,除兴建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心,贵阳市废旧金属市场和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流动回收车、废品收废网站等配套设施也已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