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1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西部煤矿开采地表冲沟水害的预计评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许延春

  图为采动裂缝。

  我国内蒙、陕西、宁夏、甘肃等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冲沟众多,矿区煤层埋深浅、煤层厚度大,采动裂缝在冲沟处波及地表的现象比较普遍,当有较大的大气降水时,洪水汇入冲沟可通过采动裂缝溃入矿井形成水患,以往对该类水患的预测和评价尚无较好的方法。如鄂尔多斯规定需将地表采动裂缝进行填埋,以防水害。但填埋法不仅工程量大,费用高,而且有些冲沟难以进行有效填埋作业。针对这类水害,在内蒙准格尔旗罐子沟煤矿6102工作面上方煤家沟,通过实测大气降水后冲沟积水量、雨水入渗深度、雨后土坡变化,采矿裂缝特征,结合专门渗溃试验和大气降水资料,评价了煤家沟向6102工作面溃水、溃砂的可能性,预计了工作面涌水量,提出了防治措施。从而形成了实测与试验相结合的评价和预防冲沟突水的新方法。在我国西部矿区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6102工作面覆岩破坏高度预计

  罐子沟煤矿6102工作面面长187m,走向长690m。6煤厚度10.02~22.6m,平均15.45m,倾角4°,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术,采3m放8.5m,采高11.5m。且煤家沟也位于工作面上方地表,根据附近水1钻孔资料,工作面埋深为87.2m~158m,其中,第四、三系黄土的厚度为29.2m。属于浅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6号煤层覆岩范围内,砂岩所占比例较大,约占75.4%~91%,平均83.7%。泥岩所占比例较小,占9.0%~24.6%,平均约占16.3%。煤层顶板属于中硬~坚硬覆岩类型。根据兴隆庄煤矿和下沟煤矿观测结果,采用经验类比法,预计罐子沟矿裂高采厚比为11.15。6102工作面按采放高度11.5 m,则导水裂缝带高度为128.23m。预测导水裂缝带在煤家沟附近将直接波及地表。

  大气降水对土的性质及溃砂的影响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直接影响发生溃砂事故的难易程度。我国西部黄土高原正常为干土,流动差,采动裂缝波及土层后不易向井下溃砂。下雨后湿土的性质与干土有明显差异。

  大气降水后湿白土的饱和度为31%~63.5%,红土的饱和度为68.5%~69.6%,均为非饱和湿土;白土原始饱和度为4.3%~6.5%,为非饱和干土。分析认为白土比红土渗透系数大,水份较易渗流或蒸发成为非饱和土,而红土渗透系数小,保存水份的能力较强。

  干土的凝聚力是饱和湿土的4.54倍;摩擦角为1.83倍。由于干土强度高,呈块状,因此可使冲沟边坡十分陡峭。

  渗溃性试验成果白土(第四系)渗溃孔径为5mm时,没有出现破坏,只有水流出;但当渗溃孔径增加到6mm时,流速增高,8分钟破坏。表明6mm为渗溃破坏临界孔径。饱和白土属较易渗溃的砂土。

  红土(第三系)渗溃孔径为6.5mm时,土样不出现渗溃破坏,属难发生渗溃的土。由于基岩上面覆盖为红土,再上面为白土,因此煤家沟新生界砂土为难发生渗溃的结构。

  大气降水入渗对工作面溃砂的影响

  本区降雨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年均降水量为231~459.5mm,年总蒸发量为降水量的5~8倍。由大气降水量较少而蒸发量大,因此日常情况地表黄土呈干块状。大气降水后部分会入渗到黄土中,形成湿黄土,将明显降低黄土强度,改变其性质。2008年8月30日雨后(降水量21.9mm)调查3个典型位置。雨后湿黄土的深度为16~30mm。

  现场观测发现在坡度较小的地方,大气降水大部分被干白土吸收,因此,即使采动裂缝波及到地表,大气降水也难以形成水流向井下充水,认为这是前面6101工作面开采后,地表破坏开裂严重,但工作面涌水量没有明显增大的主要原因;另外丰水期水文孔水位波动小,也表明大气降水入渗量小。

  沟坡特征及其对溃砂的影响

  通过调查,对沟坡的形态及破坏特征认识如下:

  西北地区的干黄土与华东地区的饱和湿黄土的性质有很大区别,主要是强度大,呈块状,吸水性强。冲沟的边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边坡十分陡峭,一般坡度大于50°,罐子沟和煤家沟边坡达到80°以上;下部分为多年冲刷滑落的缓坡,坡度大于30°。由于边坡陡峭,土干为细粉砂土质,易吸水,因此大气降水后缓坡的雨水大部分入渗地下,只在冲沟区域的降水汇集,从而减小了汇水面积,减少了冲沟的汇水量。

  由于大气降水后入渗深度较浅,边坡壁大部分仍然为干的,因此土的强度较高,下雨后只出现很少量表皮的湿黄土滑落,边坡形态没有明显的改变,没有出现大的滑坡,表明千百年来形成的陡峭边坡是稳定的。调查过程中没在煤家沟和罐子沟边坡发现有泥石流的现象,沟边植被生长较好,表明大气降水对沟坡的破坏影响较轻,不易形成泥石流。

  相邻的6101工作面采后地表出现剧烈的变形与开裂。由照片可见裂缝为宽带状,裂缝两侧形成落差较大的台阶;裂缝中由黄土块及碎屑充填。裂缝边坡十分陡峭,裂缝平面面积较小。裂缝面积小导致大气降水后进入裂缝的水量较少,绝大多数块状黄土则吸水后仍然存在干土内核而无流动性,粉状黄土吸水未达到饱和也不形成流土。由此可见,采动裂缝只要不在沟底就无洪水大量灌入,大气降水难以大面积改变沟坡形态,也难以产生大量泥石流沿采动裂缝进入井下。

  煤家沟对6102工作面充水量预测

  大气降水部分被土吸收,也有部分汇到冲沟形成洪水。在煤家沟口出口(6102工作面开切眼上方地表)有一个土坝,成为天然的观测煤家沟积水及流量的围堰。在没有大气降水时,坝前的煤家沟无积水。8月29日下雨后坝前煤家沟出现了积水(照片3),从而为测量煤家沟水流流量提供了良好条件。

  该区域丰水期单日最大降水量31.3mm,较观测日的降水量增大1.43倍,预计最大洪水流量为40m3/h*1.43=57.3m3/h。积水体积1139 m3。由此预计,大气降雨后,煤家沟积水量较小,向6102工作面的充水量为57.3m3/h,属小型出水。

  工作面溃水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该水进入井下后对6102工作面的影响可分为2种情况:

  当6102工作面已经开采一段时间,距煤家沟较远(距离大于100m)。由于工作面为仰斜开采,水通过卸水巷排至6103工作面排水站排至地表,或进入6101工作面排水站排到井底水仓,不会对生产有不利影响。目前6103工作面增加240m3/h的排水能力,并且6101工作面采空区可蓄水98231 m3,远大于煤家沟汇水量,因此当煤家沟水一旦进入井下后也不会造成淹井、淹面的事故。

  当6102工作面刚放顶距煤家沟较近(距离小于100m),则地表水进入井下后,可能部分流到工作面,可造成作业条件恶化,但由于平均水量只有57.3m3/h,不会造成淹面事故。为使工作面顺利生产,建议在工作面影响范围外建设临时挡水坝,用水管将积水引出工作面影响区。

  经过对6102工作面覆岩破坏高度的预计,预计导水裂隙带在煤家沟附近可波及到地表,大气降水形成的煤家沟洪水可能会成为井下涌水的直接水源。但根据土工试验及雨后现场观测,上覆砂土渗溃性差,大气降水难以大面积改变沟坡形态。根据煤家沟黄土的工程特性和气候条件,工作面开采前如果没有大量地表积水,并且安排在非汛期投产,大气降水主要是增加工作面和矿井的少量涌水量。矿井和工作面的排水能力大于预计充水量,采空区蓄水量大于煤家沟汇水量,认为出现淹井、淹面水害可能性低,综合评价认为工作面可以安全开采。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