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11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黑作坊爆炸不仅害了儿童


  11月12日,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公会镇杨会村的鞭炮作坊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死12伤。除一名61岁老人外,其余都是村里的留守儿童,大的15岁,小的只有7岁。有目击村民称,爆炸是由停在门口拉鞭炮的三轮机动车引起。

  事后,很多人对此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孩子说——

  这些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去作坊给鞭炮插芯,赚零花钱。插完一挂两千响的鞭炮,可挣3毛钱,用时大约20分钟。他们说,一般都是缺零花钱的时候才去做。做的快的,可以赚几块钱。

  作坊主说——

  三轮车司机就是与杨万文“合作开鞭炮作坊”、负责组织原料和运货销售的谢庆岁。警方到场后,心怀恐惧的谢庆岁从人群中潜逃,随后被以危险物品肇事罪和雇用童工罪追捕,在广西蒙山县被警方抓获。而另一老板杨万文一直身处二楼,由于爆炸和大火都发生在一楼,毫发无损。当日下午,杨万文投案自首。

  谢庆岁的父亲说,谢从事此业已有一年多,今年7月与杨万文合作在杨会村开办鞭炮作坊。“人家做熟了的都知道把鞭炮和硝药分开放,但杨万文刚做不懂,把东西都一起堆在房间里,才会发生这次事故。”一位受伤孩子家长如此评论道。

  家长说——

  父母为了孩子过得更好外出打工,留下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微薄的工资不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而老人由于忙于生计,又疏于与孩子沟通,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外面做工。

  政府说——

  村支书杨佑记说,杨会村没有做私炮的传统。今年镇里查得严,常做的村子查得多,杨会村那家民宅比较隐蔽,就被人用来加工鞭炮。“‘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存在的具有普遍性问题,作为村支书,我想不出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也有媒体表示,村干部对鞭炮作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整个村都是亲戚,谁又好说什么?举报了最多来查查,查过了又悄悄继续做。”

  学校说——

  陈小结是杨植中心小学的校长。这次鞭炮事故里的小孩,全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全校三百多学生,一半多是留守儿童。她说,留守儿童很难教,让老师压力很大。

  “老师能给的和父母能给的,永远不一样。”陈小结说,父母角色的缺失,是老师不能弥补的。这次鞭炮事故后,她告诉老师们,要加强安全教育。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做更多的什么。 (李彩琴)


  “留守儿童”何以成“留守童工”

  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管机构、负责劳动保障的职能部门和孩子就读的学校,为何会放任非法爆竹作坊的存在和孩子们的冒险作业?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难道非要发生惨祸,才能意识到其重要性?那些“被留守”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怎样的呵护和关爱?惨剧之后,当地有关部门会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并问责失职渎职的有关部门责任人,可是,等悲剧被淡忘之后,是不是相关的问题,又会“泛起”?   (吴杭民)

  爆竹惨剧不只炸出监管漏洞 

  需要追问的是,村委会早就发现部分村民在家进行爆竹加工,为何不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受害学生就读的学校和出事的爆竹作坊在同一个村,难道那么多学生每天进出非法加工点,老师都不知道?学校的职责哪去了?通过这些质疑,我们足以看出制度被败坏到何种地步! (王石川)

  黑作坊爆炸戳中“留守儿童”痛处

  安监之痛:黑爆竹作坊公开雇佣童工进行生产,以至于孩子们可以旷课进行劳作,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地下黑作坊”了。黑心的作坊主何以会如此肆无忌惮?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和安监部门在惨案发生之前难道一无所知?是信息闭塞还是反应迟钝?抑或是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辛  木)

  谁该为留守儿童的悲剧命运道歉

  尽管前路莫测,但留守儿童的悲剧命运,却是来路清晰:不平等的教育便是其中肇始。这一切最终导致了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的出现。落后的户籍和教育制度,已经不是简单的失误问题,而是在为社会制造事端。于此,我们不仅需要一个道歉,更需要有人来面对这些问题。 (童大焕)

  对童工死伤,政府不能袖手旁观

  实际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成长也是政府的责任,政府有关部门该怎样承担起保护“留守儿童”的责任才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务实之举,因为面对被烧得面孔扭曲的小学生,如何关照全国农村的5800万“留守儿童”已是一个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要使这些帮扶举措早日变为现实,关键还在政府部门。因为,关爱“留守儿童”不仅是一项爱心行动,也是政府的责任所在。 (王任辉)


  编后

  鞭炮黑作坊雇佣孩子制作鞭炮发生爆炸造成孩子死伤的事故并非第一次发生,之前血淋淋的教训犹在眼前,而此时我们面对的,却已然是13个花朵被剥去颜色,甚至凋零。这样的残忍,有几人能受得了?

  且不谈监管是否到位、学校安全教育是否落实、留守儿童要得到多少关爱,等等此类问题,必将随着事件调查和真相浮出而有所结论。但是,对于千万留守儿童,我们要回答的不应该只是事后处理和问责。

  如果只是事后处理而不吸取教训,那必然还会有更多更悲惨的事故发生。我们期待着,相关部门能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切实禁止黑作坊生产,保护人民的利益;期待广大群众能重视安全,坚决抵制违法违规的生产行为,发现安全隐患就能及时举报;期待家长、政府、学校能共同携手,为孩子们打造爱的一片天。

  花一般的年纪,本该承欢父母膝下,无忧无虑地生活学习,而现在,他们却用生命和身体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这样的声音叩击我们的心灵,嗡嗡作响,久久不绝。但愿,在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不再有类似事故发生。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