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1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哈行:小额信贷成为主要资产业务

□ 本报记者 范旷

  “从传统业务转型到小额信贷业务……看着存款十几亿的客户要流失,我们也很心痛”,但是“调研后我们发现哈尔滨市,个体工商户有30多万个,资金需求在30多亿”,“大多是家族式的,延续多年,我们的信贷投放有收回的保障”这些话是哈尔滨银行转型阵痛期的真实心理写照。

  从2006年发放首笔小贷业务开始,目前哈行已经累计发放微小企业贷款(即小贷业务)1.5万笔,金额22.8亿元,存量余额7367笔,余额11.67亿元,业务范围覆盖哈尔滨市的120个专业市场,其微贷业务模式成功地复制到大连、天津、成都等分行所在地。

  据哈尔滨银行小企业信贷部副总经理何东博透露,目前微小企业贷款业务已经成为该行主要的资产业务。

  而同一时期,哈埠小贷市场刚刚成型。目前获批营业的36家小额贷款公司,仅有一家通过联合担保公司增加自身信用的方式获得国开行贷款支持。

  除去银行办小贷业务先天上的融资优势外,哈行在经营管理上的创新才是更应该被广大小贷公司经理关注的。

  何东博介绍说,经营管理上的变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加强风险管理,严格控制微贷风险,将微带风险控制的关口前移”。所谓“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就是改变之前做传统信贷业务的工作思路,结合哈埠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特点,制定出一系列超前的审理模式,将风险抵御在信贷发放前:“一是规范贷前调查流程,提高调查文本的标准化和实用性,追求调查的高效率、真实度和可印证三统一;二是坚持分析还款和持续的动态监管,监督客户偿债能力和还款表现;三是引进国际标准的小额信贷(PAR)值。建立技术密集的专门工具包,严格风险管理……”

  实际上,哈行的这一整套微贷管理模式的创新,其背后总有法国沛丰小额信贷评级专家的影子。为了保持信贷产品能够始终保持技术上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复制性,哈行很早就确立了“本土化+国际化”的微贷业务模式。“我们在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小额信贷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开发了微贷业务营销办法,操作流程,贷款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办法,人员招聘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体系。”

  可以说,哈行办小贷的成功是建立在真正吸收消化了国际上先进的小贷管理经验后,结合辖区的客户群体特点,推出了符合大众需求并配套了较低运行成本的新型业务这个基础上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