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信系统深化体制改革以来,江西省联社带领全省信合人以“创新经营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创新信贷产品、创新服务方式”为重点,施展纵横捭阖的市场谋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今年江西省农信社贷款连续十个月快速平稳发展,截至10月末,贷款余额达1004亿元,率先在全省金融机构中突破1000亿元,比改革前的2003年底增长2.3倍;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400亿元,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比改革前的2003年底增长2.4倍。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如今已成为全省贷款总量最大的地方性银行机构,成为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
小额农贷做大支农产业
从全省农信社贷款的具体数据看来,农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06.82亿元,增长35.86%,同比多增135.36亿元,高出贷款平均增幅3.19个百分点;新增农业贷款占新增贷款的83.97%;农业贷款占比77.15%,较年初上升2.1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67个百分点。新增的贷款中,新增农业贷款所占的份额是最重的,增幅也高达35.86%,这些数据见证着江西省农村信用信社在支持“三农”方面付出的努力。
在农信社改革发展道路上,信贷奇葩竞相开放,千姿百态,每一朵都有自己的特色,小额农贷就是其中独领风骚的一朵。江西省在全国率先试点推广并全面提升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从根本上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也牢牢地抓住了小额农贷这个市场,农信社以其与农民的天然联系稳操小额农贷这份市场“胜券”。全省累计有1150万农户获得过小额农贷支持,小额农贷也因此成为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富民工程”。
2008年江西婺源小额农贷管理模式还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全国农信社系统首个通过国际质量认证的金融产品。
在推广小额农贷的基础上,农信社又抓住时机,开展了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为农村文明诚信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也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千帆竞渡勇争先
“小额农贷”的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地方支持“三农”的业务工作也进行的有声有色,既体现了“量”又体现了“质”,还有的更是体现了“新”。可以这样说,农信社贷款突破千亿,更多要归功于基层农信社的匠心独运和不懈奋斗。
南昌县联社到10月底存款突破38亿元,较年初净增10亿元,贷款达25.296亿元,较年初净增6.5434亿元,增幅达34.89%。南昌县联社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倾力支持家禽养殖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加快了南昌县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的步伐。
九江县联社10月底贷款额达9.4亿元,较年初的6.2亿元净增了3.2亿元,增幅达53.3%。县联社举全社之力努力推进“小额农贷”工作,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中流砥柱。农信社还在全县农村授信颁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这个证也被农民兄弟称之为“致富证”。辖区内江州镇常住人口7000户,现已颁发贷款证的有5225户,授信额近亿元。县农信社创建这种措施被县政府领导称之为“富民工程”。
社会责任放在心头
江西省联社理事长肖四如在谈到省农信社贷款突破1000亿元时深表欣慰,他说:“农信社具有双重任务,它既要维护自身效益也要承担社会责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对农信社的考核评定不但要看经济指标,更要注重看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多少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把责任视为机遇是他们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关键所在。五年多来,全省农信社以占全省金融机构16%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全省90%多的农业贷款、80%多的下岗再就业贷款、60%多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2007年以来,全省农信社还免费为800万农户累计代理发放50多项惠农补贴资金60多亿元,做到及时、足额、准确拨付,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有效服务“三农”的重要金融力量。
近年来很多信用社还和政府合作,向政府下放大量贷款并由政府把这些贷款发放到由村委干部推荐的困难户手中,避免了困难群众贷款难问题,有效扫除贷款“盲区”。农信社的这一系列举动,得到了人们的好评,然而农信社所做的并不止于此,还有的需要我们往细处看。
彭泽县联社贷款达10.505亿元较年初6.7944亿元净增3.7109亿元,增幅达54.6%,大大高于全省农信系统的平均增幅。彭泽县创新的“棉花仓单质押”信贷产品,惠泽了很多棉农,帮助了一批棉花购销企业和棉纺企业。这个信贷产品还在全省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他们又推出了“农资流通”联保贷款,这又是一个信贷产品的创新,为农民提供了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所需资金,可谓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支农支在点子上”,彭泽县信合人被人们称之为“守候在农民身边的贴心卫士”。
洪都农村商业银行截止10月底,存款突破100亿,与年初相比增幅较大;贷款达62.3亿,较年初净争15.4亿,增幅达32.8%。洪都农商行历来关注民生,注重承担社会责任,把下岗人员再就业工作当做一项政治性任务来把关,将下岗再就业人员视为重点培养的客户群体。下岗再就业贷款余额达12057万元,共扶持13340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此增加的就业岗位约4万个,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新建县联社10月底贷款14.3亿元比年初的10.005亿元净增4.295亿,增幅达42.78%。县联社为了做好下岗人员再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大学生创业、失业人员创业、退伍军人创业、低保金发放等工作,专门指定交通十分便利的长虹信用社办理这些方面的业务。目前,长虹信用社贷款余额达9千万元并指派专业人员负责把低保金送到老、弱、病、残的人家中并予慰问,可谓是真正的“服务到家”,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农信社是服务社会的窗口。
新建县联玗信用社是一个典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客户对象几乎都是农民,该社为了充分贯彻省联社消除弱势群体工作盲区的精神,07、08年分别拿出360万,09年拿出400万,分发给那些由乡政府、行政村推荐的困难农户,作为他们农业生产投入所需的贷款。其中令人感动的一件事发生在大洲村村民王华身上。王华刚刚结婚的时候已经贷款1万多元,当时又逢父亲罹患癌症,又花了近7万的医疗费。王华家住房陈旧破陋,投亲靠友借贷无门,正常情况下也无法从银行贷到款,正处窘境之际恰逢07年刚好有农信社与政府合作发放的贷款,在乡村干部的引荐下王华就获得了此类贷款3万元。王华利用贷款租种了120亩良田,经其辛勤耕耘终获丰收,当年就连本带息还清了贷款。08、09年王华又接连续贷3万元,通过农信社的贷款帮助,王华今年有望把所有债务还清。国家银监会办公室副主任高玲玲08年来江西调研时亲临王华家中访查,当时王华的母亲激动得流下热泪,她握着高玲玲的手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银行的帮助,他们都是我全家的恩人啊。”高主任深受感动并鼓励农信社主任陶端猛,希望他带领农信社继续把这项工作做好,还要把这种做法向全县、全省推广,让所有农信社一起来为农民兄弟排忧解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