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和全国大多数供销合作社境况一样,摆在刚上任的江西贵溪市供销合作社主任丁根火面前的是这样一组镜头:社属企业9个、基层社10个、在职员工1744名、退休员工358人,社有资产总额不到7000万元,而负债总额却有9000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30%。经营结构不合理、经营观念落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人心不稳,整个系统服务功能衰退、经营惨淡,企业经营跌入谷底。从林业部门调到供销部门担任领导,面对如此大的烫手山芋,丁根火没有过多抱怨,也没有被困难吓倒,凭着中年汉子的铮铮铁骨,和其他几位干部毅然挑起了贵溪市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重担。
逼上梁山 自筹资金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情要靠勇,但还需谋略。对于丁根火来讲, 贵溪市供销合作社要发展必须破解两大难题,一是9000万元负债问题,二是1700名员工安置问题。他立即召集新的班子研究对策,最后作出决定要自力更生解决困难。领导层和普通员工共同筹资240万元,排除万难,历尽艰辛置换了7756万元的银行债权。轻装上阵后,丁根火一班人马运筹帷幄,积极盘活不良资产,三年内累计资产变现1700多万元,职工身份置换率接近100%,且没有发生群众上访事件。这两大问题的解决,让贵溪市供销合作社一举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精神抖擞、蓄势待发,从而也为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此时,丁根火则把目光锁定在供销合作社发展壮大上面。
基本建设 全省翘楚
丁根火非常注重基层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他认为,基层社就是供销合作大树的根基,如根基破烂不稳,何以能枝繁叶茂。为此,他决心通过狠抓基层硬件建设,提升供销合作社的形象,壮大整体竞争实力。
为加大对基层社改造的力度,市社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完成了罗河中心社、塘湾中心社、耳口专业社、周坊中心综合大楼等项目,使基层社的整个硬件实力得到明显提升,横向比较的话在全省也是首屈一指。
此外,市社投资80万元先后改造了160多个经营网点;投资90多万元扩建食用菌、美蛙、荸荠等10几个生产基地;投资100多万元购置办公设施和商品配送车辆;高标准、严要求投资300多万元兴建的烟花爆竹仓库,从经营企业角度来讲,堪称是出类拔萃。
食堂红火 供销情浓
基层供销合作社,在计划经济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食堂用餐算得上一道风景线。随着时代的变迁,那红红火火的用餐场面只留在老供销合作社员工褪色的记忆里。时至今日,供销基层社仍然开办食堂的,除了贵溪市,在全国恐怕也找不出几个来。
是企业文化也好,是供销美好情结也罢,在重视基层硬件建设的同时,丁根火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极力支持基层社开办食堂。从远处眺望贵溪供销基层社食堂升起的袅袅炊烟,我们似乎感觉一幅温馨迷人画面印在心头,热乎乎的。当问起贵溪市供销合作社塘湾中心社食堂饭菜师傅时,他用最质朴和温暖的话告诉我们:丁根火厉行节俭,工作过硬。多年来虽然身体欠佳,却时刻关心基层的发展,经常下基层来督促指导工作,为了贵溪供销事业,从不停歇自己奋斗的步伐。作为贵溪一名老供销合作社员工,他亲自感受了贵溪市供销合作社的兴衰和浴火重生的历程,也怀念那段供销食堂饭菜飘香犹如象征事业红火的美好岁月。而今,贵溪供销合作社人更满怀豪情,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