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2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贷公司转制村镇银行
转制路口 左右为难

□ 范 旷

  广州花都万穗小额贷款公司的负责人曾说过,“所有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有一个梦想,就是转成村镇银行”。但参加完11月的村镇银行发展高峰论坛后,一批小额贷款公司的负责人却迷惑了。是否还要转制为村镇银行?对此,他们顾虑重重。

  在浙江,众多企业投身小额贷款公司的初衷,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转制为村镇银行,借此参股银行业。但是根据今年6月银监会印发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除了较高的门槛和许多细节上的严苛标准,“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一条,最为众多小贷公司的诟病。台州路桥玉峰小额贷款公司副总经理俞先明表示,“改制为村镇银行就相当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做别人的干儿子。股份制银行肯定要有别的股东来控股,而浙江老板的观念普遍都是,不能做别人的干儿子。所以我们很矛盾。”俞先明称,溢价收购,他们也不太愿意。“我们建议,国家政策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要明朗。”

  实际上,现在并不是小贷公司转制村镇银行的最佳时机。

  首先,是村镇银行的现状让准备转制的小贷公司负责人顾虑重重。长兴联合村镇银行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该行2亿元的注册资金已远远超出银监会所规定的300万的门槛。但就是这样一家拥有雄厚实力的村镇银行,其掌门人朱海荣在接受采访时仍坦言“资金来源捉襟见肘”。为了缓解资金来源趋紧的压力,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只能被动进行产品创新和产品细化。朱海荣指出,一些其他银行不能做、不愿做、不屑做的特色业务,在他们那里,都可以顺利办理。截至今年10月末,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各项存款11.1亿元,各项贷款10.5亿,存贷比高达94.59%。虽然,这份成绩单也算喜人,但却也突破了银监会为保障银行资本安全运作而设定的75%的存贷比限制。

  其次,是小贷公司自身的问题。在一片“缺钱”的喧嚣背后,隐藏着小贷公司的先天不足和运营结构同质化严重、缺乏独创性和短视发展观。

  目前指导小贷公司经营发展的官方文件只有银监会和人总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除了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外,还可以来自不超过两个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如银行等。但是也规定了小贷公司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融入资金,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这些文件和规定的积极意义不容质疑,但在运行过程中,小贷公司在融资上还是遇到了始料未及的困难。

  缺钱的现状,像一块大石沉重地压在了很多小贷公司的心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建议,“放松利率管制和开放市场准入”,同时配合存款保险制度加以保障。从自身来看,小贷公司的未来必然寄希望于转制或外部联合。但是,这条外在转型之路,的确是一条曲折的希望之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