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2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可进行生命探测井下救援机器人研制成功


  本报讯 近日,具有生命探测功能的井下探测救援机器人在山东省科学院研制成功,并在11月30日通过专家鉴定。

  自然条件差、高瓦斯矿井多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而在煤矿事故的抢险救援中,往往因为事故矿井巷道情况复杂、有毒有害气体集聚等原因,次生事故极易发生。自2006年至2009年,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和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一起,围绕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和救灾方面的需要,将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到煤矿救灾领域,开展了井下探测救援机器人的研制。经过3年时间,完成了机器人样机的研究工作。 

  据介绍,研制成功的井下探测救援机器人将多种防爆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机器人在井下安全作业。同时,机器人采用音频探测、视频观测、红外热成像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人员生命探测方式,确认并搜救事故现场是否有生命存在。此外,机器人三自由度的机械臂末端安装了探测传感器、红外摄像头、音频设备等,可以探测温度、压力、混合气体成分及其浓度等多项环境参数。机器人采用光纤通讯技术,可实现井下长距离通讯,并进行井下环境实时视频图像传输。(安 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